中企信办走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股友CLUwwv
2018-11-07 13:44:31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2018年11月1日,北京中企信办信息管理中心(简称中企信办)主任黄飞、副主任侯世美等一行走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简称中管院)。中国院院长李树林、常务副院长卢继传、中管院品牌推进委员会主任解艾兰等相关领导对于中企信办一行的到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同时双方就品牌信用、信用研究,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等方面,双方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中管院由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和裴丽生、马洪等200多位高级科研人员发起,于1986年9月1日经陈云同志批示,在宋平等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支持下,1987年6月2日,经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的国家事业单位。在交流当中,中管院品牌推进委员会主任解艾兰表示,中企信办可以与中管院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研究、诚信体系建设服务系统和诚信信息服务平台、品牌与信用结合等信用信息的归集、场景应用等方面展开多元化的紧密合作。
中企信办副主任侯世美提出当前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的紧迫性:

1、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完善。现有社会信用体系主要集中在政府信用记录等显性记载和静态信息上,机构、企业和个人等有关信息记载不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能共享。

2、社会信用激励惩戒机制不健全。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各城市社会信用奖励与惩戒机制落实不到位,某些制度文件已经过时或者需要调整。

3、社会信用投入和服务机制差距大。从资金投向看,多数政府和城市喜欢将财政资金和社会募集资金投入生产性重点项目,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立项和投资不足。

4、社会诚信环境和守信自觉性有待提高。地方政府和城市社会诚信意识较差,社会信用水平整体不高。

5、失信行为和欺诈事件屡有发生。由于各层面的信用度不高,经常出现弄虚作假、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虚报冒领等违法违规行为。

6、社会信用建设路径有待创新。整体来看,国内关于社会信用建设的架构和实施路径仍不完善,有待实践中予以规范和创新。

最后,双方表示将结合各自的优势和侧重,将进一步推进双方关于信用领域的紧密合作。旨在建立权威性的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库平台,成为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承担信用宣传、信息发布等工作,准确地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行业诉求,为行业发展争取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https://1458esb.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