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冰雪游、合家欢、亲近动物和自然……这些都是今年春节假期,上海文旅市场的特色。假期过半,今年的超长春节假期拉动整体旅游消费市场,尤其是结合了“非遗”等项目的景点异常受到欢迎。与此同时,上海也吸引了诸多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共庆春节。
北冰南展热追捧
“哈尔滨”的热议与出圈,让冰雪主题文旅场景成为备受欢迎的冬日出游目的地,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目前国内越烧越旺的“冰雪热”。2024年11月,《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发布,旨在以冰雪运动为引领,推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将冰雪经济打造成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室内滑雪场也成为了游客们遛娃、娱乐的热门打卡点。
作为拥有全球最大室内雪场的冰雪主题度假区,坐落于上海滴水湖畔的耀雪冰雪世界以滑雪场、娱雪区、冠军冰场、水上乐园、商业小镇、星级酒店等多元业态运作。据悉,雪道升级成为该项目近期改造的亮点。除了3条专业雪道,蓝道(S道)、红道(中级道)和黑道(高级道)之外,耀雪冰雪世界原先的滑雪学校专用雪道(绿道)面向雪友开放了。耀雪冰雪世界方面表示,0基础和基础薄弱的雪友,可先去绿道练习,逐步挑战难度升级的专业滑雪体验。同时,还在位于S道中间的雪山城堡处增设“雪堡出口”,如果觉得雪道太难的雪友可以从本出口出去,自行安排滑雪进度。
第一财经记者春节期间在耀雪冰雪世界现场看到,伴随着设备的焕新升级,耀雪冰雪世界围绕“冰雪迎春年在耀雪”主题打造各类沉浸式的新春场景,假期内,滑雪场现场大部分都是家庭客人,还有不少是带着孩子来练习滑雪的,其中有很多都是“回头客”。“玩雪区”的家庭游客极大地拉动了场地内的餐饮等周边消费。
“非遗”项目成特色
“非遗”是今年春节的特色热词之一,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除夕当天全国各地主要景点的客流量较假期前一天上升了四成多,尤以主题乐园、人文古迹等适合家庭出游的景点客流量增幅最大。与2024年相比,2025年春节长假首日前移到了除夕,从而大大提升了除夕当天的文旅消费热度。
除夕夜吃完团圆饭,全家一起逛景点成为不少市民的守岁新选择,同程旅行平台除夕夜游相关景点的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100%。逛主题乐园、动物园,参加新春游园会,观看丰富多彩的“非遗”迎新春表演,逛新春夜市,人们在灯光秀、焰火秀中迎接蛇年的到来。
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龙宫神仙节”可谓年味十足。十万余只珍稀海洋动物大拜年,新年以新区域·新场景·新剧情为游客们献上“非遗中国年”。同时,为庆祝中国春节申遗成功,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针对属蛇生肖人群免费开放,带动门票预订速率,同比增长50%。
第一财经记者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看到,该园区在春节期间推出水上火壶、八仙过海彩船焰火秀、千人非遗板凳龙、闽南游神秀、海底非遗灵蛇献瑞美人鱼秀五大“非遗”演出。当空中水上飞人遇上非遗火壶,如“火凤凰”般惊艳,将火壶这项非遗技艺与现代的水上运动相结合。
在春节假期的实地走访中,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动物主题也是春节上海旅游最受欢迎的特色之一。上海野生动物园推出了“灵蛇启新,百兽同庆”主题活动。第一财经记者在上海野生动物园看到,中国红“灵蛇”俏皮地躺卧在正门中央,其独特的造型和鲜艳的色彩瞬间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争相与这条象征新春的“灵蛇”合影留念上海野生动物园在活动期间还推出了全新的“陆龟展区”和“蛇展区”。这两个展区不仅展示了多种珍稀的陆龟和蛇类动物,还配备了专业的保育员进行生动的科普解说,让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生肖蛇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老外也过“非遗年”
上海的街头,“老外”的热度也越来越高了。他们说着英语、韩语、日语、西班牙语等等不同的语言,既兴高采烈地出现在外滩、南京路、豫园、新天地、武康大楼等“地标”,也走进了一条条马路,在一个个小店里、在一幢幢建筑前,拍照打卡,共同感受着上海的美丽和时尚。
在2024年免签范围扩大、入境签证便利化与第一个“非遗春节”叠加效应下,外国人入境游市场进一步增长。根据携程数据,春节首日入境游主要客源国家依次为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乘着“非遗春节”的东风,各地也在积极筹备,推出了众多“年味”十足的春节“非遗”体验活动,携程海外平台数据显示,近1个月,海外游客“灯会”“京剧”等“非遗”类项目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6倍,预计在春节假期期间非遗体验项目还将迎来更高增长。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 非遗文化与春节旅游的主动、生动融合,是今年产品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无论是计划中的参观、体验内容,还是旅行社为游客赠送的额外惊喜,都体现了文旅深度融合已成为主流。“同时,自2023年旅游业逐步恢复至今,面对出境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国内各地区旅游要素依然具有强大吸引力,而春节申遗成功后的宣传推广,也在不断释放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发展国内旅游的新动能。”
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春节假日前四天上海市共接待游客943.5万人次,同比增长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