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事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月23日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和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政策要点】
1、多部门联合,政策力度与决心大: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财政部等六部委在1月22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并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贯彻落实 “稳住股市、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的重要决策部署,显示出对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高度重视和强大政策合力,凸显了国家层面对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2、拓宽入市资金来源,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粗略估算,前者预计能为A股带来每年3000-5000亿左右的增量资金,后者若从公募基金披露的2024年三季末数据推算,预计增量资金在6000亿左右;
3、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长周期考核体系有助于熨平短期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改善各类中长期资金投资回报,进而引导长期投资的实现;
4、多管齐下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继续加力引导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分红等行为,推动再贷款和互换便利等创新政策工具的进一步使用,以及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养老金、年金及银行理财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定增,新股申购、定增、举牌等资本市场融资活动上给予同等待遇,从多个方面持续推动资本市场生态改善,使得各类资金都愿意进入到资本市场。
【核心结论】
1、 中长期资金入市能够带来的真金白银或许能更好地为市场再次注入强心剂,实现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稳住股市的定调。
2、 从实施方案原文和发布会的表态上看,此次的政策定调积极,细则详尽,能够扭转居民部门持续受损的资产负债表、提振内需消费,开启正向循环的必要条件。
对于权益市场来说,政策积极+流动性宽松+基本面改善催化,整体上对估值中枢形成进一步抬升。在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入市诉求较强,且长周期考核机制也会减轻投资压力,预计非银板块将受到明显提振。考虑到保险机构对于高分红股票的相对偏爱,也会进一步利好红利风格。
3、 对于债券市场来说,由于中长期资金往股市的引导,会一定程度减轻资产荒的蔓延,从而减缓利率持续下行的趋势,货币政策也能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决策。流动性维持宽松之下,短端依旧保持中性偏乐观,可以保持配置,长端需要根据实际降息力度相机决策,以交易性机会为主。
——创金合信宏观策略配置部
#利好来了!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 #
#长期资金入市明确硬指标,大金融起舞#
#春节持基还是持币?#
$创金合信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C(OTCFUND|005562)$
$创金合信数字经济主题股票C(OTCFUND|011230)$
$创金合信信用红利债券E(OTCFUND|016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