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基层医械市场大爆发
医疗器械ETF
2025-02-06 09:01:03
来自上海
  • 1
  • 2
  •   ♥  收藏
  • A
    分享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1月初,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部署了今年卫生健康领域的重点工作,明确提出更好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伴随近期多省也陆续召开卫生健康工作会议,2025基层医疗建设的各类细节正愈发明晰。

01 各省基层医疗建设任务:资源下沉、服务提质、医共体拓展

近日,广东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提到,推进卫生健康“百千万”头号工程。其中包括,推动至少7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1800家达到国家基本标准。此外,还将统筹提升临床专科能力,持续推进肿瘤、心血管、呼吸、眼科等专科优质资源下沉。

黑龙江开展七项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分别为优质医疗资源带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升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数智医疗联通、医疗人才选育、科创成果转化。

河南也要求,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专项。做优基层服务体系,做深资源下沉机制,做细基本公共服务,做实保障支持政策。

除了资源下沉、服务提质外,多地还聚焦诊疗机制出台新任务。

福建要求提升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健全双向转诊机制,不断完善以基层为重点的分级诊疗体系;甘肃完善以基层首诊为抓手的分级诊疗体系,构建“防、筛、诊、治、康”全链条及覆盖“老、中、青、幼”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保障体系;贵州提出围绕“大病不出省”加快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围绕“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围绕“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加快医联体建设,不断健全完善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根据《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底,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

山东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提到,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质拓展,加快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扩面拓展;四川、青海、河北等地也进行了相关安排部署。

02 基层医械市场新特点高增量+强监管

根据《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3291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9768 个,占比达到94%。

伴随国家重视程度加深,基层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将快速释放。根据国家要求,到2025年,服务人口超过1万人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达到能力标准,全国达到推荐标准的机构达到20%以上。

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中也曾提出,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发展社区医院,健全临床科室设置和设备配备。

2023年1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23版)》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23版)》,涵盖了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血凝仪、生物安全柜、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空气消毒机、麻醉机、呼吸机胃镜或CT等大批设备。

在最新的大规模设备更新中,基层医疗市场也备受关注。据众成数科,截至1月5日,我国医疗领域设备更新招标公告已披露的预算总金额达80亿元。其中县域医疗机构或将是回暖重点之一。据医装数胜测算,截至去年9月底,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进入采购意向阶段的金额约占22%,进入招标阶段的金额约占5.10%。

随着基层成为医疗器械新的增量热土,灰色利益空间也开始同步滋生。在近期各地的卫生健康会议中,“持续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被多次提到。

1月2日,中纪委《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文提到,医药领域腐败加重群众负担,损害医患关系,恶化行业风气。并表示要坚决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

除了外部力量的影响外,依托分级诊疗建设和自身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医疗的内生动力也在加速崛起,高、中、低端医械产品都将有望迎来新的蓝海市场。

资料来源:赛柏蓝器械,2025年2月5日

转载申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DeepSeek火爆全球,对A股影响几何?##蛇年首交易日A股涨跌不一,后市怎么看?##纵情生活,分享2025春节见闻#

$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A(OTCFUND|013415)$$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C(OTCFUND|013416)$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https://1458esb.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