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说消费成长】指数去年2月以来涨超100%!沪港深新消费为何弹性这么大?
华宝基金胡洁
2025-02-19 10:44:45
来自上海
  • 1
  • 3
  •   ♥  收藏
  • A
    分享到:

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聚焦沪港深三地消费“新锐军”,目前港股权重占比约70%。截至2月17日,指数前四大成份股阿里巴巴、小米、腾讯、美团合计权重超过60%。

大家好~我是专注指数研发、力求提供更多更好指数投资工具的基金经理胡洁。

上周港股领涨全球,主要是近期DeepSeek-R1的发布引发全球对于中国资产的重估。而掘金沪港深三地消费“新锐军”的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931646.CSI) 具备较大的弹性,自去年2月以来(截至2月17日)行情反弹至今涨幅已超109%。

那么,为什么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具备这么大的弹性?

要了解一只指数,首先要看它的编制方案: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从内地与香港市场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新渠道运营商及服务商、新服务提供商以及新兴品牌商等新消费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内地与香港市场新消费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行业分布上来说,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的行业分布以互联网媒体、消费电子、文化娱乐为主,其中TMT 行业权重占比超50%,同传统消费行业差别较大,成长性更高。

成份股来看,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目前港股权重占比约70%,同时囊括沪港深三地优秀的新消费领域公司。截至2月17日,指数前四大成份股阿里巴巴、小米、腾讯、美团合计权重超过60%,且这4家公司均具备科技+消费属性,位于“中国科技资产七姐妹”之列。

另外,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聚焦于新世代消费人群和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消费新机遇,囊括了消费渠道的变革、品牌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向,属于消费板块的成长赛道。比如潮玩赛道龙头泡泡玛特,目前是指数第6大成份股,该股近一年涨幅超 470%。

(数据来源:Wind、中证指数公司官网,截至2025.2.17。以上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成份股权重及构成会随指数编制规则变化,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

对消费成长风格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华宝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A(OTCFUND|017434)$$华宝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C(OTCFUND|017435)$,跟踪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931646.CSI),指数成分股均为沪港深新消费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头部公司,属于消费领域的“新锐兵”,成长性比较强。

往后看,在贸易摩擦预期下,内需修复重要性提升,叠加技术进步带来的消费模式创新、结构升级,新消费未来具备较好的增长空间。如后续消费行情反弹,新消费有望率先启动,且或具备更大的弹性。

观点更新时间:2025.2.18

注: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近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短期涨跌幅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投资可能产生亏损。请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

【相关产品】

【一键打包沪港深新消费龙头股$华宝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A(OTCFUND|017434)$$华宝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C(OTCFUND|017435)$

【精选A股消费龙头】$华宝中证消费龙头指数(LOF)A(OTCFUND|501090)$$华宝中证消费龙头指数(LOF)C(OTCFUND|009329)$

【低估值高股息】$华宝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ETF联接A(LOF)(OTCFUND|501029)$$华宝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ETF联接C(OTCFUND|005125)$

【一键投资券商板块】$华宝券商ETF联接A(OTCFUND|006098)$$华宝券商ETF联接C(OTCFUND|007531)$

【14亿人医疗刚需】华宝医疗ETF联接(A:162412;C:012323)

【低估金融资产】华宝银行ETF联接(A:240019,C:006697)

数据来源:Wind、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5.2.17。以上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成份股权重及构成会随指数编制规则变化,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

注:基金管理人判定的华宝消费龙头、华宝券商ETF联接、华宝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ETF联接、华宝银行ETF联接指数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基金管理人判定的华宝医疗ETF联接、华宝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宜积极型(C4)及以上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基金经理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https://1458esb.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