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背景:
3月25日,香港恒生指数跌近2%,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小米跌超5%,新能源汽车股普跌。能否稳住?
#四月决断临近,如何应对?#
个人解读:
市场宏观叙事已从此前的中美科技股价值重估转向基本面定价阶段,叠加港股市场堆积的获利盘,短期波动势必会加大,所以保持谨慎乃为上策。
盘面解读:
今日A股早盘再现冲高回落态势,早盘成交量仅有8013.61亿元(含北证50),与昨日相比,同时段少了约880多亿,那全天成交量预计1.4万亿元左右,市场情绪较为弱势,个股上涨家数仅有1446家,而偏股型基金也是跌多涨少。
整体来看,早盘的盘面跟昨日几乎如出一辙,微盘以及小盘股依旧承压,权重这边勉强支撑,短线情绪的赚钱效应也是持续低压,截至中午收盘涨停家数46家,跌停家数25家,封板率仅有62.67%,市场最高标仅为3板。行业维度:煤炭,电力,运输服务,交通设施,石油逆势走强,船舶,公共交通,互联网,软件服务,文教休闲跌幅居前,概念维度:可控核聚变,超导,超临界发电,核电核能,钒电池涨幅居前,算力租赁,水产品,边缘计算,东数细算,可燃冰跌幅居前。
综合来看,市场情绪依旧较弱,而小票继续承压是主要原因,从走势来看,小盘和微盘股依旧没有明显的止跌信号,更多可以理解为空头仍在宣泄过程中,上证指数早盘最高探至3377.48点,最低探至3361.05点,从我给的参考的波动区间来看,指数上冲时并未触碰第一压力,而回落时同样没有跌破第一支撑,属于正常的区间震荡走势,而从我说的三个主要观察角度来看,1.港股>低开低走,2.成交量>继续缩量3.短线情绪>偏弱,等于三个方向都给了负反馈,所以市场看似指数震荡,但整体体感不佳。再次重申:市场宏观叙事已从此前的中美科技股价值重估转向基本面定价阶段,高低切换特征明显。此前引领市场的AI、机器人等科技板块热度减退,且交易拥挤度较高;而低位板块的轮动缺乏明确主线,导致市场整体赚钱效应显著减弱。鉴于4月季报的盈利数据存在不确定性,且4月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即将出台,再加上从日历效应来看,3-4月历来是市场调整的高发期,投资者应保持谨慎态度,控制仓位,特别是对高位股应格外小心。
午后,整体仍以分化震荡为主,参考的波动区间:上证指数上方第一压力3381点,第二压力3401点,下方第一支撑3352点,第二支撑3340点。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A(OTCFUND|012348)$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OTCFUND|012349)$
$建信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A(OTCFUND|012570)$
$建信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12571)$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A(OTCFUND|012804)$
$中信建投低碳成长混合A(OTCFUND|013851)$
$中信建投低碳成长混合C(OTCFUND|013852)$
$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OTCFUND|004997)$
$广发高端制造股票C(OTCFUND|01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