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红盘震荡,一度涨超0.5%。(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消息面上,《上海市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发布,明确提出,到2027年,本市智算云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近期,部分云服务商披露的 2024年财报显示,其算力相关资本开支同比增幅超50%,并计划2025年进一步扩大投入。
市场迈入财报季。3月26日,两家银行股公布2024年财报,与另一银行一致,均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分红持续稳健。三家银行拟派发2024年度末期普通股现金股利每10股人民币1.216元、1.722元、1.97元,叠加中期派息,2024年全年现金红利为每10股人民币2.424元、3.547元、3.79元,派息率均为30%左右。
截至目前,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中已有17只成分股公布2024年财报并公布分红方案,合计派发分红总额达2869亿港元,其中,港股分红总额达1612亿港元!
此外,某运营商日前还与电商巨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数字基础设施、应用生态、科创能力、国际业务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建设运营AI(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27,预估港股分红总额=最新港股数*每股股利,预估港股分红总额=最新总股本*每股股利,仅为成份股情况列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财报季日历效应叠加低利率环境,经营稳健、分红可持续的港股红利资产备受关注,获险资、南向资金、外资、ETF等多路资金青睐!
【险资现港股红利举牌潮】
险资现港股红利举牌潮。近日,某保险增持某公司H股,持股比例达到5%,实现举牌。该保险公司去年下半年以来举牌积极,还举牌了某银行H股等,被举牌的2家公司均为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成分股,具备经营稳健、现金流充足、分红可期、股息率较高等特点。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已经超过10次,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举牌风格,即高股息标的成为“心头好”。
华泰证券表示,险资或普遍加大红利股配置力度:1)稳定现金收益率。代表现金收益(利息、股息和少量租金)的净投资收益率是险资投资收益的中枢,2023年以来利率快速下行压低利息贡献,红利股有助于增厚股息贡献。2)降低利润波动。红利股本身波动性相对较低,且如果计入FVOCI则不影响利润。认为险资红利策略有3条重要选股标准:稳定的DPS、较低的估值、一定水平的股息率。(来源于华泰证券20250221《险资红利策略的三道主线》)
【南向资金偏好“红利+科技”哑铃策略,全球资管巨头也看好红利资产】
从南向资金近7日前十大净流入个股来看,呈现“红利+科技”哑铃配置。天风证券表示,南向资金的配置思路是“科技+红利”的哑铃型策略。 从总量上看,港股通资金大幅净流入至港股市场,从结构上来看,南向资金也同样占据上风。今年港股通流入的个股特征与22、24年均有相似之处:恒科成分股流入占比高于22年,而22年通过港股通南下配置港股的投资者群体具有一定的“进攻”属性,另外今年金融行业的流入占比较24年出现小幅下行,但仍然明显高于23、22年。(来源于天风证券20250323《如何理解今年内外资在港股市场的分歧?》)
此外,全球资管巨头也看好红利资产,贝莱德、富达等机构计划扩大中国业务,增持高股息资产。
买红利,欢迎关注汇添富港股红利ETF联接C(501306):
高股息率:标的指数股息率同类领先,最新股息率达7.71%,居所有主流红利类指数前列。
估值“比价优势”凸显:港股估值相比于A股更低,安全边际更加充分。
3、行业平衡、成份股聚焦:行业分布均衡,成份股30只,聚焦优质高股息龙头。
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和低利率背景下,跟随长期资金寻求配置线索,不妨关注$汇添富港股红利ETF联接A(OTCFUND|501305)$$汇添富港股红利ETF联接C(OTCFUND|501306)$,方便场外投资者7*24申赎、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