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上涨3849,下跌1403,涨停66,跌停21
4月开门红,带领市场反弹的是蛰伏已久的医药板块,其他板块都轮动过一次,这次怎么也让医药喝口汤。有意思的是之前我配置了一个场外的创新药,等了1年多,结果基金在这波大涨之前因为规模太小清盘了(3月11日清盘,3月27日资金全部自动赎回),好在我之前就卖掉了大部分,然后果断换到港股的医药上做替代,算是一次不错的切换,半个月收益率接近10%。
上周有一个读者,给我分享了他关于医药的血泪故事:
在去年的9月30日,他把稳健类基金,转换到高风险、高波动的权益类基金,有意思的细节是:14:23:14秒,换到了创业板,在思考30多分钟后,选择撤销,14:59:22,距离收盘前38秒惊险的换到医药行业,那回看这接近6个月的时间,这笔交易是对的,还是错的?
直接看下面的曲线,我汇总了基金从去年9月30日到昨天的净值曲线如下图所示:
创业板跌幅3.6%左右,医药跌幅7.5%。
整体来看,在9月30日那种非常亢奋的情绪下,把稳健类的资产换到股票类资产上,择时上是不对的;择行业也是错了,选到创业板上的话,能少亏4%。2选1选错,这个事情经常发生,有过经历的人都懂。市场就是这么邪门,总能让人压错宝
投资里我们把业绩归因成三类:择时、择行业、择股。
不仅仅是散户,即使是大部分专业的投资人员,择时、择行业也做不好,真正基金经理能做出超额收益的,是择股。
假设我们能够回到9月30日,能做哪些投资上的改进呢?
别上头,别做任何计划外的决定。
这是我一直坚持的习惯,投资的决定,应该是在一个理性的、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敲定的,而不是匆匆忙忙。无论是我的网格投资,还是趋势投资、定投加仓,都是在大量的数据支撑下做出来的,提前制定好计划,行情到了就坚决执行,杜绝拍脑袋、杜绝情绪化交易。
因为从我个人大量的经验来看,凡是拍脑袋的结果,都不是很好的选择。没有例外,全都不好。
也有人说,基哥,那回到去年9月30日,我就全仓买黄金,拿到现在美滋滋。
这是做梦呢,让你复盘投资决策过程,不是让你许愿。要是开了天眼,你干脆10月8日开盘卖空股指期货,或者买个看跌期权啥的,1天暴富
复盘的意义在于,对于下次的投资提供帮助和参考,而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自己找到未来涨的最多的那个标的,真当自己演穿越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