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守兼备宝藏冠军基# 打卡第1天。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聊债市、债基和固收+产品。进入2025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仍处于低利率周期,传统纯债产品的收益空间被压缩。此时,“固收+”策略凭借“债打底、股增强”的特性,成为资金追逐的“避风港”。以可转债为核心的“固收+”产品,既能通过债券底仓获取稳定票息,又能借转股条款分享股市红利,堪称攻守兼备的利器。数据显示,2020-2024年,中证转债指数年化波动率仅为沪深300的60%,但区间收益却跑赢纯债指数超50%,这类资产的性价比不言而喻。
一、【工银可转债债券】为何能连续两年夺冠?
在同类产品中,黄诗原管理的【工银可转债债券】堪称“长跑健将”。该基金2023年以15.06%的收益摘得同类第一,2024年收益率进一步攀升至18.67%,蝉联冠军。仔细拆解其策略,我们发现两大关键:一是对转债估值和安全边际的精准把控,二是灵活运用条款博弈增厚收益。例如,在2023年四季度股市回调时,基金通过加大低价、高债底转债的配置,将回撤控制在3%以内;而当2024年初权益市场反弹,其持仓中股性较强的品种又迅速捕捉到上涨弹性。这种“熊市抗跌、牛市能打”的特质,正是可转债策略的魅力所在。
二、黄诗原的“工具箱”:不止于传统债基思维。
作为深耕可转债领域的老将,黄诗原的投资框架明显区别于传统债基经理。他管理的【工银可转债债券】不仅会基于转股溢价率、隐含波动率等指标动态调整仓位,更擅长挖掘条款博弈中的超额机会。例如,当正股面临回售压力时,发行人可能下修转股价以避免兑付,这类“困境反转”机会正是基金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基金通过成功捕捉5只标的的下修机会,单此一项便贡献了约2.3%的收益。
三、债市展望:安全垫仍在,但需警惕分化风险。
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2.5%附近,债市整体安全边际依然充足。但对于“固收+”产品而言,未来的超额收益或将更多来自结构性机会。以可转债市场为例,截至2024年底,转债平均价格已回升至125元,但仍有约30%的个券价格低于面值,这类标的的债底保护与正股弹性形成的“不对称收益”特征,恰是【工银可转债债券】的优势战场。不过,投资者也需注意个券分化风险——部分高价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已透支正股涨幅,未来波动可能加剧。
四、在平衡木上跳舞的艺术。
低利率时代,投资者既想规避股市的高波动,又不甘于纯债的平淡收益,而【工银可转债债券】这样的产品恰好提供了折中选择。黄诗原通过股债双重属性的精细打磨,在2023-2024年的震荡市中证明了自己的“平衡术”。对于追求稳健增值的投资者来说,这类产品或许正是资产配置拼图中缺失的那一块。@工银瑞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