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AI浪潮对消费市场的商业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AI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软件应用的普及,数据调用量的快速上升可能导致软件行业重新洗牌。另一方面,终端设备对算力的需求下降,使得手机、PC、智能眼镜等终端设备的推出速度加快。未来一两年内,AI眼镜、AI玩具等产品可能迎来爆发,甚至在2025年就会有相关产品推出,这将为终端入口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
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倾向于在购物过程中依赖人工智能的推荐和帮助。在电商平台上,AI推荐系统已成为标配,它通过分析消费者的浏览历史、购买记录、偏好等数据,能精准地为消费者推荐符合其需求和喜好的商品,大大节省了消费者筛选商品的时间,也为商家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机会。例如某知名电商平台,其AI推荐系统的转化率相比传统推荐方式提高了数倍。
随着AI终端加速渗透,消费市场将形成“需求牵引技术、技术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IDC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终端市场出货量将增长4%,其中AIPC、AI平板和AI手机总计出货量同比增长20%。这一增长得益于智能手机、AR眼镜、智能玩具等设备的普及,以及AI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
虽然的声音时有出现,但国内14亿人口的市场中,消费依然充满潜力。随着消费理念从追求性价比向注重品质与体验升级,市场正重焕生机。AI技术带来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如智能家电、智能穿戴设备等,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的追求,进一步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发展。
骑牛看熊认为在AI技术快速渗透的背景下,国内消费市场正经历多维度变革,呈现出以下核心趋势和关键影响:
一、消费场景重构:智能终端与个性化服务崛起
1.智能终端爆发式增长
AI技术推动消费电子设备快速迭代,例如AI眼镜、AI玩具等产品预计在未来1-2年内迎来爆发,部分产品可能在2025年初步落地。同时,AI手机、AIPC的渗透率加速提升,预计2025年AIPC市场渗透率将显著增长,带动换机潮。未来的AI手机不仅在硬件上创新,如搭载高分辨率屏幕和优秀摄像头,还会更注重用户体验,在处理速度和智能化应用方面能力更强,彻底改变用户使用方式。
IDC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终端市场出货量将增长4%,其中AIPC、AI平板和AI手机总计出货量同比增长20%。这一增长得益于智能手机、AR眼镜、智能玩具等设备的普及,以及AI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AI手机的换机需求以及国家政策激励,预计将使2025年国内手机市场销量显著增长,各类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和IC厂商也将获得更大业绩弹性。
2.个性化消费体验升级
电商平台通过AI推荐系统实现精准营销,转化率提升数倍;健康可穿戴设备结合AI算法,提供心率、血氧等个性化健康数据服务,2024年相关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5%。
在电商平台上,AI推荐系统已成为标配。它通过分析消费者的浏览历史、购买记录、偏好等数据,能精准为消费者推荐符合需求和喜好的商品。以某知名电商平台为例,其AI推荐系统的转化率相比传统推荐方式提高了数倍,既节省了消费者筛选商品的时间,提升了购物效率,也为商家带来更多销售机会。
二、消费模式革新:从决策到交付的AI赋能
1.AI驱动的消费决策
消费者对AI推荐的依赖度显著提高,尼尔森报告显示,超半数中国消费者在购物中借助AI工具筛选商品。例如,智能家居通过AI优化能源管理,降低使用成本。
2.新型消费业态涌现
智能家居与汽车:AI技术融入家电控制、自动驾驶(L2+级普及)等领域,推动传统行业智能化转型。
情感消费崛起:宠物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26年预计达3613亿元,AI驱动的宠物健康监测设备需求激增。
三、政策与产业链支撑:技术落地的双重引擎
1.政策强力引导
国务院提出“人工智能+”行动,支持智能终端(如AI手机、机器人)研发,并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刺激消费。多地政府规划AI产业集群(如北京机器人产业、重庆汽车软件集群),推动技术转化。
2.算力与数据基础夯实
国内算力中心加速建设,2025年算力规模目标超300EFLOPS,支撑AI应用普及。联想等企业通过AI终端创新,带动PC、手机业务双位数增长。
四、挑战与风险:技术普及中的隐忧
1.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AI依赖海量用户数据,但数据滥用风险仍存,需强化监管。
2.市场泡沫与过度炒作
部分AI概念股存在非理性炒作(如机器人赛道虚火),需警惕短期泡沫。此外,AI终端成本较高(如AIPC价格门槛),可能延缓普及速度。
AI正重塑消费市场的“人-货-场”关系:短期内,智能硬件与个性化服务是核心增长点;中长期看,AI与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如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将推动消费生态向高效化、定制化升级。企业需平衡技术创新与伦理风险,政策需加强标准制定与市场引导,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财通新视野混合由财通基金价值成长选手沈犁掌舵,A份额成立以来各完整会计年度业绩皆为正,连续6个完整会计年度正收益。过去5年净值增长率为62.0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仅为10.91%
骑牛看熊持有比较看好财通新视野灵活配置混合A(005851),作为一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具有以下投资优势:
1. 灵活资产配置,动态调整风险收益
该基金股票投资占比范围为0%-95%,可根据市场环境灵活调整股债比例,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捕捉不同市场阶段的收益机会。例如,2024年四季度股票仓位达94.25%,重点布局高增长行业;而在市场波动时,可降低股票仓位以规避风险。
该基金综合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经济基本面状况、宏观政策变化、金融市场形势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对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整体估值状况比较分析,对各主要投资品种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判。依据判断结果进行资产配置及组合的构建,确定在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资产类别上的投资比例,并且会随着各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的相对变化,适时动态调整各资产类别的投资比例。这种灵活的资产配置方式能在控制投资组合整体风险的基础上力争提高收益。
2. 多元投资策略,覆盖多类资产
除股票外,基金投资范围涵盖债券、存托凭证、衍生工具(如股指期货、权证)等,通过利率预期、信用风险管理等策略增强收益。例如,债券投资注重风险控制和流动性管理,权证投资则严格把控风险。
财通新视野灵活配置混合A的投资范围广泛,涵盖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包括中小板、创业板以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上市的股票、存托凭证)、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次级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政府支持债券、地方政府债、可转换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银行存款、同业存单、衍生工具(权证、股指期货等)以及法律法规允许或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如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基金投资其他品种,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还可以将其纳入投资范围。多元化的投资范围有助于分散风险,把握不同市场和品种的投资机会。
3. 业绩表现稳健,长期收益突出
从近期业绩来看,该基金表现较为出色,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10.43%。近6个月收益率41.36%,同类排名311/2275;近5年收益率70.21%,同类排名224/1707;今年来收益率2.83%,同类排名1358/2311。较好的业绩表现体现了基金在投资运作上的有效性和竞争力。
4. 基金经理经验丰富,投研能力扎实
基金经理沈犁拥有逾4年基金管理经验,曾任职于普华永道、中金等机构,擅长消费、科技和半导体领域投资。其管理的其他基金(如财通景气行业混合A)季度涨幅达5.06%,体现较强主动管理能力。
基金经理沈犁拥有研究生、硕士学历,具备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工商管理硕士MBA、文学学士的复合背景。他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历任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审计员、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惠理集团高级分析员。2020年8月加入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后,逐步成长为基金投资部基金经理。自2021年01月27日起担任财通新视野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同时还管理着财通多策略升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财通景气行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多只基金,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能力为基金的运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5. 行业布局前瞻,聚焦高成长领域
持仓集中度高(前十重仓股占比71%-81%),重点配置半导体、通信、消费等板块。例如,2024年四季度增持消费股,看好供应链转型带来的成长机会;同时持有新易盛、沪电股份等通信及AI硬件龙头,把握科技产业趋势。
6. 风险控制与评级认可
基金采用夏普比率等指标优化风险收益比,并通过分散行业投资降低单一风险。上海证券等评级机构认可其风险管理能力和选证能力。
财通新视野混合深耕泛消费领域,同时积极把握其他板块机会,融合价值和成长风格,聚焦具有持续成长性、盈利能力强的个股。目前产品主要配置于消费和科技赛道,消费端包括如量贩零食等细分领域,科技端包括国产算力等。
该基金适合追求灵活配置、长期增值的投资者,尤其在科技和消费领域具备较强布局能力。投资者需关注其高仓位波动风险,建议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配置。更多持仓和评级细节可参考。
#四月决断临近,如何应对?##基金二期落地,再掀投资热潮##深海科技是下个低空经济吗?##微盘股大跌!风格切换还是价值重估?##消费贷额度普涨至30万!最长可贷7年##中医药产业迎重磅新政!2025年目标明确##债市剧烈调整,何时见底?##A股、港股全线走低,原因找到了!##机器人概念调整,什么原因?如何应对?##华为组建医疗军团!AI医疗概念要爆发?##黄仁勋:DeepSeek加剧算力短缺!##Q4净利飙升30%!如何解读腾讯财报?##机构:金价或冲击3200!还能上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