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作为重视家庭理财科普的创作者,我近期深度调研了财通新视野混合基金(A类005851/C类005959)及其基金经理沈犁的投资策略。本文将结合调研资料,用大白话解析这只基金的特点,并探讨它对普通投资者的适配性。
一、基金经理沈犁:用“三要素”筛选长跑标的
沈犁是典型的“研究派”基金经理,,拥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和4年投资管理经验。他的履历很有特点:上海交大工商管硕士+普华永道审计+中金/交银施罗德研究员。

他的投资框架围绕三个核心要素展开:胜率(确定性)、赔率(成长空间)、行业景气度。
简单来说,他倾向于在处于上升或平稳期的行业中挖掘高确定性和高成长空间的个股。例如,AI硬件国产替代和消费领域的平价化趋势,在他看来兼具较高的胜率和赔率。相反,对于景气度下行的行业(如部分高端白酒),他会主动规避风险。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平衡安全性与收益弹性,既不盲目追逐市场热点,也不轻易抄底,尤其适合追求稳健增值的家庭投资者。
二、当前重点布局方向:AI、消费、出海、周期
根据2025年一季度的调研,沈犁团队重点关注四大方向:
1. AI方向:硬件国产替代+应用场景爆
2. 消费:性价比为王,关注分红与平
3. 出海:优选有渠道和品牌壁垒的企
4. 周期:黄金、铜、猪周期的结构性机会
在AI领域,海外算力需求激增成为主要驱动力。随着DeepSeek等技术降低推理成本,自研芯片(如ASIC)的发展加速,PCB、GPU和通信硬件企业持续受益。国内方面,AI商业化进程加快,国产AI成本仅为海外的三分之一,硬件门槛降低,互联网云服务商可能通过AI技术强化主业护城河。
消费领域则呈现“性价比为王”的趋势。成熟消费股逐渐转向红利资产,例如部分高端白酒企业虽然增速放缓,但分红率从50%提升至60%,适合追求稳定现金流的投资者。与此同时,平价消费崛起,参考日本经济成熟期的经验,低价高质产品更易胜出。国产动漫周边、宠物食品等细分市场年增长率超过15%,成为新的增长点。
出海方向中,沈犁更关注具备渠道控制力和品牌壁垒的企业,例如家电和轻工行业,这类公司在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下抗风险能力更强,而非依赖低价竞争的公司。
周期板块则聚焦结构性机会,包括黄金受益于去美元化趋势、铜在2026年可能出现的供需缺口,以及猪周期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触底反弹。这四大方向覆盖科技成长、防御性资产、全球化和周期性机会,组合配置较为均衡,能适应不同市场环境。
三、基金表现:长期稳健,熊市抗跌
截至2024年底,财通新视野混合A类基金近三年业绩排名同类前5%。尤其在2022年熊市中,该基金仅微跌0.66%,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15.13%)。自成立以来,其年化收益约为8%,且每个完整年度均实现正收益。

这一表现得益于三大亮点:一是灵活的仓位管理,股票仓位可在0%-95%间调整,如在2022年通过降低股票比例规避系统性风险;二是行业分散策略,前十大重仓股覆盖电子、通信、食品饮料等多个领域,单一行业占比不超过35%;三是团队支持,财通权益团队近十年绝对收益排名行业前列,投研一体化机制保障策略有效执行。 、
从家庭资产配置的角度,该基金适合作为权益类资产的核心配置,建议持有3年以上。对于希望参与科技与消费主线、又不愿频繁调仓的投资者,其均衡策略能省去择时烦恼。
具体操作上,建议将配置比例控制在家庭金融资产的20%以内,搭配债券基金或货币基金平衡风险。采用定投方式可进一步平滑波动,尤其在当前A股处于估值修复阶段时,分批入场有助于降低择时压力。
个人观点认为,沈犁的策略契合家庭理财“稳中求进”的需求。他不过度依赖单一赛道,而是通过行业轮动和个股精选控制风险,这在近年震荡市中尤为重要。此外,消费与AI的结合(如智能家电、AI+零售)可能是未来十年的长线机会,通过基金布局能分散个股风险,捕捉行业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