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市场成交量的萎缩,AI叙事似乎有点力不从心,而红利资产却表现坚挺。
如果你最近关注财经新闻,应该注意到一个高频词:“5000亿定增”。那么,这个5000亿定增和整个市场的分化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逻辑,以及为什么红利赛道再次受到资金的青睐。
5000亿定增注资,到底什么来头?
3月30日,多家大型商业银行披露定增“补血”方案,拟合计募资5200亿元,其中财政部拟出资5000亿元参与认购。(资料来源:财联社,2025.03.30)
这一举动,将进一步补充银行体系核心一级资本、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用大白话来说就是银行有更多的钱了。
一般来说,定增就是上市公司私下向特定机构投资者发行新股融资。
这种操作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打折买股票,通常比市价低;二是锁定流动性,参与定增的机构不能马上卖出股票,需要按照约定持有一段时间。
有意思的是,这次财政部以及另外几家机构参与定增认购的价格都高于当时的市场价,也就是“溢价定增”。
这说明了什么呢?
局长认为主要有两点:
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支持银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其次,参与定增的机构,包括财政部在内,都看好银行业长期发展趋势。毕竟,谁都不愿意做亏本的买卖。
红利资产为何“坚挺”?
提到银行,估计大家都会想到银行板块最明显的一个标签——红利资产。最近,包括银行在内的红利资产的表现明显强于其他板块,这又是为什么呢?
中泰证券分析指出,红利资产走强主要是因为经济数据出来后,发现经济复苏没有大家预期的那么好,资金的风险偏好也随之降低。
比如,在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背景下,1-2月本应是企业“抢出口”的高峰期,但出口数据却并未展现出显著增长。
金融数据方面,春节后通常是信贷投放的高峰期,但M1增速相对较弱,这背后可能是居民与企业融资意愿不足。
这种情况下,资金就从科技股这些高风险的地方,转移到相对稳当的板块去了。
这种现象,机构们称之为“高低切换”。(以上资料来源:中泰证券,2025.03.26)
另外,局长在此前的文章《“春季躁动”行情结束了》里也有提到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在政策与业绩的双重校验下,将更注重基本面和长期逻辑,短期分化或难以避免,但也是优质资产进一步凸显价值的时期。
“避风港”策略,还有必要坚持吗?
从短期来看,红利板块的相对稳定表现可能是市场“高低切换”策略的结果。
但与此同时,红利资产本身依然拥有其独特的长期投资逻辑。
从宏观环境来看,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强调了“适时降准降息”的可能性。
3月6日,央行也表示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情况,择机进行降准降息操作。这意味着利率下行的长期趋势可能不会改变,在低利率的环境下,高息股的价值可能会更加凸显。
在政策层面,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强化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监管,鼓励公司制定中长期分红规划,并合理提高分红率。
新的分红和退市规则已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上市公司的2024年年报成为首个适用的年度报告。在政策的引导下,核心红利资产的分红确定性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增强。(以上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25.03.31)
如果你也想布局红利资产,不妨关注红利低波50ETF(ETF代码:515450)及其联接基金(联接代码A类008163/C类008164)(产品为R3中风险,评级来自南方基金官网,请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等级审慎投资)。
摘自:养基情报局
风险提示: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本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
#特朗普4月1日晚或4月2日宣布关税细节#
#吃药行情来了!港A创新药集体爆发#
#黄金遭疯抢!机构:二季度或持续走强#
#红利低波#
#资产配置#
$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A(OTCFUND|008163)$
$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OTCFUND|00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