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过后,这个春节也算是圆满过去。2025年春节,中国消费市场也迎来全面复苏。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预计突破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文旅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人次达5.01亿,旅游收入67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7%。春节档更是再破影史纪录,《哪吒2》票房已突破100亿。
消费市场的繁荣不仅体现在总量增长上,更折经济复苏的新动能与结构性变化。今天所长就来和大家一块盘点一下春节各项消费数据的表现,看看这轮消费回暖体感如何。
数据全景:多维度消费回暖
01零售与餐饮:量价齐升
春节假期,餐饮消费强势反弹,多地餐厅“一桌难求”。同时,商务部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1%,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8%。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全国各地掀起“换新潮”,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信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
02文旅消费:客单提升潜力大
根据文旅部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国内旅游收入(6770.02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5.2%,但客单价(1351元/人)仅恢复至疫情前的91.4%,显示消费力仍有释放空间。哈尔滨冰雪旅游热度延续,非遗民俗、文博游成为新热点,文旅消费场景更趋多元。
03支付与新兴消费:线上化、年轻化趋势显著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5年除夕当天(2025年1月28日),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40.54亿笔,较去年除夕增长25.74%,线上消费便利性进一步渗透。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年轻人主导的“新春团购送礼”销售额同比增长196%,除传统烟酒零食外,餐饮券、体验类消费占比显著提升,反映消费偏好向服务与体验迁移。
04电影市场:头部IP效应延续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总票房达95.10亿元,观影总人次1.87亿,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和人次纪录,且数据还在持续攀升。截至2月13日,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突破100亿,优质内容与IP效应仍是票房核心驱动力。
回暖逻辑:政策、节日与新动能共振
节日催化与政策红利叠加
春节往往是消费一大旺季,叠加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推动耐用消费品升级。此外,跨境支付便利化带动境外来华消费增长,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
技术赋能与消费场景创新
移动支付普及深化、线上平台技术创新(如抖音团购券、AI工具应用)降低了消费门槛,提升便利性。同时,“冰雪+文旅”“非遗+商业”等融合模式,创造了增量需求。
年轻人与下沉市场驱动
三四线城市及县域经济成为消费增长引擎,年轻人主导的“体验经济”崛起,如冰雪运动、国潮文创、“谷子经济”等,推动消费结构向多元化、个性化转型。
投资机会:聚焦三大消费主线
文旅与服务消费
冰雪经济:政策推动冰雪消费,发展入境消费,冰雪装备、旅游服务需求长期向好。
县域消费:县域旅游热度增长较快,下沉市场基础设施完善,县域商业、本地生活服务潜力凸显。
新消费与科技赋能
智能家电:政策推动以旧换新,绿色家电、智能家居赛道受益。
数字支付:跨境支付、移动终端服务商有望受益于交易量增长。
内容与IP经济
影视传媒:优质内容制作公司、院线龙头具备长期价值。
国潮文化:非遗IP、文创衍生品企业或成新增长点。
结语:复苏背后的长期逻辑
2025年春节消费数据印证了经济韧性与内需潜力。短期看,消费复苏由政策与节日效应驱动,长期则需关注居民收入增长持续性、技术创新对消费场景的重构,以及年轻群体与下沉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伴随政策发力下的内需提振,消费板块或有望迎来进一步的回暖,或可适当关注细分领域龙头(如文旅、家电、影视等)。
$博时消费创新混合C(OTCFUND|010327)$
$博时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发起式C(OTCFUND|020984)$
$博时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4439)$
#AI医疗概念强势延续,行情来了吗?##DeepSeek朋友圈挤爆了 :微信、百度接入##DeepSeek火爆全球,对A股影响几何?##AH股尾盘强势反弹!还能上车吗?##猜元宵灯谜,赢新春好彩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