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德慧享混合A$ $泓德慧享混合C$
$泓德优选成长混合$
关注第10天。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际在于春,2025年的春天则是尤为特别,不得不说近期的走势都让投资者倒吸一口凉气。一边是债市的“春寒料峭”,一边又是股市的“触顶回落”,可谓是遭遇到了股债双杀,在这样的市场投资,难度不是一般大。特别是在回望过去近20年来,在2007年触顶之后的A股,在这样过去十多年来持续围绕3000点震荡、缺乏长期上涨行情的市场,求稳、求赚都很难。这时候,选择一直回报稳、收益好、回撤小的优质产品就尤为重要,而非常值得庆幸的是,泓德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赵端端女士和姚学康先生的“混合型-偏债”宝藏基金——泓德慧享混合(A:011781;C:011782),“近1年”涨幅达到了9.02%,超过同期中证全债的5.44%,在1284只同类基金中排名高居170位,投资体验极好,主要有两大特性:
(1)求稳——固收打底,始终避免信用下沉;
(2)求赚——权益部分红利风格打底+小盘成长增强,股票资产不超过30%。
在我看来泓德基金就是国内公募基金中小而美的典范,除了泓德慧享混合(A:011781;C:011782),还有多只极为优质债券型、混合型的宝藏基金,业绩都位居同类产品前列,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理财目标的债基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基于2025年求稳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可以选择泓德基金股债搭配的两只稳健宝藏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赵端端女士和姚学康先生的泓德慧享混合(A:011781;C:011782),跳出单边股债资产思维,截至2024年底,股票占比18.61%、债券占比87.23%,依靠股债综合资产配置、穿越周期,严控风险、追求低波动,获取稳健的投资收益,为投资者提供较好的持基体验。
具体来说:
一、关于资产配置对于A股投资者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相较于全球各国的资本市场,A股的投资者无疑是相对比较可怜的。
(1)从短期来看,当前在全球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包括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乃至第三世界国家资本市场都在迭创新高的时候,A股依然处于历史低位。在2024年2月,上证指数连续第54次跌破3000点后,虽然近期上涨指数迎来一波反弹,但在英法德美等国资本市场又在迭创新高之时,上证依然尚未突破3200点,不仅未能同样走出新高走势,相较于历史毫无疑问依然处于低位。
(2)从长期来看,A股与世界各主流经济体资本市场差距同样在越拉越大。上证与印度指数的差距从二十一世纪初的同处于2000点左右,到现在的3000比73000,由将近一比一,到现在的不到印度的二十四分之一;上证与道琼斯指数的差距也由1991年的1000点比3000点,到现在的3000点比38000点,由一比三,到现在的不到道琼斯指数的十二分之一,可谓是让投资者愤懑又无奈。
因此,回首往昔,不得不说,在A股投资长期以来都会让人愤懑与无奈。经常是在在外围市场全面翻转甚至于还迭创新高时,A股依然跌跌不休。甚至于在投资者坚信A股在脱离全球资本市场走出独立下跌行情之后,应该已经触底时,A还能迭创新低,让每次相信A股触底的投资者都铩羽而归。在这样的市场投资,难度可谓不是一般的大。
因此,对于A股的投资者来说,相较于择时,资产配置对于投资者应对资本市场的波动无疑更为重要。究其原因:
(1)因为即使是最专业的机构投资也往往难以精准判断市场的涨跌起落,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投资者在市场回调时产生巨额亏损。
(2)任何单一产品或单一策略都有其自身的周期性和局限性,想要持续、长期地跑赢市场是非常困难的。而无论是权益资产还是债券资产,或是权益资产中不同投资方向的风格指数,都具有“涨跌轮动”的特点。因此,只有通过合理且有效的资产配置,构建投资组合,实现债权资产与权益资产的风险对冲,不仅累计收益率高于单个风格指数,且夏普比率和卡玛比率也更加优秀,才能帮助投资者获取市场超额收益。
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有曾经说过:“做投资决策,最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市场,确定好投资类别。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
在国内资本市场更是如此,长期均衡配置股债资产还有三大好处:
(1)能够获取长期收益:A股的板块轮动极快,前期的热门赛道回调幅度又极大,只有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债混合型基金,才能够成为A股投资的长期王者。
(2)能够维护健康心态:面对A股这样波诡云谲的震荡市,如果投资者在权益资产中亏损,可能就会经常患得患失,这时候时间精力投入的越多往往是错得越多、错多情绪又会失控再多做,然而错更多,陷入恶性循环。到这个阶段,散户精力投入与收益往往就会呈反比,最后不仅损失了投资本金,更是损失了大把时间和自己的情绪价值,这是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而通过长期配置优质稳健型资产获取稳健收益,必然会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能够节约投资者大量看盘的时间,可以使大家将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业上来,在获取资本性收入的同时能够有时间不断充实自己,同时获取事业上的成功。
(3)能够满足多远化资产配置需求,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偏债混合配置,减少波动、放大收益,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机构,都可以很好地匹配其获取稳健回报投资需求。
泓德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赵端端女士和姚学康先生的泓德慧享混合(A:011781;C:011782)做“混合型-偏债”基金,注重宏观分析和大类资产配置,用周期思维投资成长股,同时多元化配置债权资产,力争增厚组合收益。
二、关于偏债混合基金的投资价值
偏债混合型的泓德慧享混合(A:011781;C:011782)对于健康的家庭资产配置来说必不可少,甚至于可以说是家庭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在A股尤其如此,因为A股的板块轮动极快,前期的热门赛道回调幅度又极大,只有找到合适的固收基金,才能够成为A股投资的长期胜者。具体来说:
1、从资产配置安全性的角度看。基于标准普尔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在调研了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资产配置方式,总结出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健康的家庭财务管理应该包括“四笔钱”:
(1)追求收益“生钱的钱”,这部分资产可以投入到高风险高收益的领域,比如房产、股票、股票基金、偏股型混合基金等等,在投资者风险承受范围内最大限度的追求收益,但是在家庭总资产中占比不宜过高,基于美国家庭财产状况的标普家庭资产配置图建议是30%。但是,考虑到近十多年来国内资本市场的低回报率与高风险,在国内权益资产的比重还应该进一步降低,20%左右应该更好。
(2)预防风险“保命的钱”,主要用于意外和重疾保障等,可以通过购买重疾险和商业医疗险,以小博大,保住生活的底线,其余也要转款专用,预防突发风险,占比20%左右。
(3)短期消费“要花的钱”,这种类现金资产管理可以投入到流动性好、才能在需要用钱的时候随时支取资产,比如货币基金等,占比10%左右。
(4)稳健收益“升值的钱”,这属于对于未来有一定明确规划用途,但是短期暂时用不到的钱,比如子女的教育金、自身的养老金等。这必然是家庭资产配置中的最大头,通常占比要在50%左右,可谓是家庭资产配置的重中之重。
而天天基金网常讲的合理配置“三笔钱”——“短期开销的钱”“稳健理财的钱”“积极增值的钱”与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其实是殊途同归,只是天天基金网没有保险代销的功能而已。
2、关于选择“升值的钱”的配置资产有三个要求:
(1)要安全。因为都是有未来明确用途,必须尽可能保住本金。而且,在家庭资产中占比无疑是最高的,做投资决策的必然要慎之又慎,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再追求收益,否则一旦投资出现风险波动,势必对家庭财务的健康状况造成影响。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的第一原则就是保住本金、第二原则就是永远不要忘了第一条。
(2)收益高。要在尽可能保本的前提下追求收益,现金安全性最高,但是却不会带来收益,保存在手里就失去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机会成本太高。
(3)波动小。投资期限很长,因此追求的是收益的稳定回报,否则就算不损失本金,但收益的波动很大,在需要用钱的时候正好处于收益率的波谷,这样的投资也是得不偿失的。
综上所述,对于健康的家庭资产配置来说,“升值的钱”应该是占比最高的,在国内更是如此。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的第一原则就是保住本金、第二原则就是永远不要忘了第一条。
所以,期望收益也不是越多越好,就像股票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是远高于债券基金,但并不是任何投资者都适合抱有股票基金的预期收益,毕竟高预期收益也就意味着高风险,只有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资产才是合理。 因此,考虑到安全、收益、稳健三方面的综合需求,权益类基金预期收益高但是风险大、保本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货币类基金安全可靠但是收益较低。
因此,对于“升值的钱”来说,最适合的就是配置偏债混合型基金。泓德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赵端端女士和姚学康先生的泓德慧享混合(A:011781;C:011782)堪称是偏债混合型基金中的佼佼者:
(1)安全性高:泓德慧享混合(A:011781;C:011782)债券占比较高,达到87.23%,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且在持有少量股票仓位的前提下,“近1年”的最大回撤只有3.02%,甚至低于部分纯债基金,“回撤较小,优于52%同类”。
(2)收益率稳:泓德鑫欣混合A(010923)“近1年”夏普比率高达1.23,“性价比很高,优于82%同类”,“近1年”阶段涨幅更是在1284只同类基金位居同类基金第170位。
(3)稳健性强:泓德鑫欣混合A(010923)具有稳定低波动的特性,在当前持续震荡的A股优势尽显。
因此,泓德慧享混合(A:011781;C:011782)正是充分满足家庭稳健资产配置的安全、收益、稳健三方面的综合需求的宝藏基金。在当前A股震荡市的市场环境下,债券基金与权益类基金比较就如同著名的龟兔赛跑寓言,权益类基金虽然短期涨幅可能会很大、一马当先,但是大多数时候都会大幅回撤或者懈怠休息,债券基金则是一步一脚印。 综上所述,这样的持续窄幅震荡、缺乏长期牛市的市场环境中,家庭资产配置中选择持续获得绝对收益的偏债混合型基金就十分有必要。
三、关于当前A股权益资产的投资价值
在我看来,当前应该配置偏债混合型宝藏基金——泓德慧享混合(A:011781;C:011782),主要是基于我对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走势做下简要预判。毕竟没有行业是能够脱离经济形势和市场走势而独立存在的,只有先做好国内资本市场的策略分析,我们才能更好的进行投资决策。具体来说:
1、对于当前国内宏观经济,我还是可以比较乐观的。具体来说:
(1)当前我国已经迈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上市企业通常又都是相关行业中最优质的龙头企业,必然是最受益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2)是对中国实体经济生产力的信心。中国本身就有着庞大的国内市场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超过35万亿元,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超过30%;我国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取得积极进展,正由制造大国稳步迈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中国质造”“中国智造”正不断成为现实;中国人毫无疑问也是世界上最为勤劳勇敢的民族。无论是从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技术水平还是国内劳动者的素质而言,我们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信心必然是非常坚定的。
2、对于2025年资本市场走势的展望。正是基于我对国民经济的看法,我才同样坚信,虽然国内资本市场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指数级牛市行情的可能性依然不大,但同样在也预见的将来,A股再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已不大,国内资本市场应该已经终于处于2007年以来超级熊市走势的底部。毕竟如果拉长时间看:
(1)上证指数在2006年7月首次突破3000点以来,短短两年后的2008年4月,沪指就首次打响了3000点保卫战。截至2024年1月底,上证指数再次跌破2800点。股市通常被视为经济的晴雨表,而在2006年,我国的GDP总量只有21.94万亿元人民币,到2023年已达到126.06万亿元,18年间GDP增长了六倍的情况下,沪指却始终围绕3000点宽幅震荡、不涨反跌。
(2)而再往前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诞生之出的1991年,彼时道琼斯指数才达到了三千多点,上证指数近创立一年,就达到了一千多点,三十多年过去了,在中国经济狂飙突进的三十年里,GDP增长了80倍,上证仅仅上涨了一倍多,而道琼斯指数则增长了十多倍。
资本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虽然中国的资本市场由于监管程度等诸多原因尚没有欧美市场成熟,至今尚未实现与国民经济的同频共振,但是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就如同万有引力必然还是国内资本市场的估值中枢,以时间换空间,最终指数必然会向经济回归。由下行到复苏的国民经济必然带来资本市场的持续复苏,虽然年初形势严峻,有望先跌后涨,我想进到年底2024年A股还是有望收涨的。
3、关于当前的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策略。我正是基于对于未来国民经济将持续走向复苏的整体前景和短期内资本市场谨慎乐观的基本判断。对于当下的投资策略我主要有两点判断:
(1)在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复苏和监管机构政策利好的接连颁布,我们可以审慎增加对权益资产的配置:
1、从政策面来说:在我看来,伴随着新“国九条”的重磅颁布,A股又步入了十年轮回的新纪元,新“国九条”强监管、重分红,可以说是彻底填补了A股长期以来存在重融资、轻回报,导致资金供求长期失衡的根本漏洞。A股一直以来在融资方、大小非持续减持导致市场资金供给严重不足,只能炒差炒小的痼疾也有望得到根本性扭住,A股市场极有可能真正步入新的一轮牛市。特别是两会明确“人工智能+”行动,金融活水注入科技领域,技术迭代加速度肉眼可见。
2、从货币面来说:2024年9月24日,伴随着央行推出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一是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通过低息贷款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票,提升市场流动性;二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允许金融机构以资产抵押获取资金,加杠杆入市;三是透露正在研究设立平准基金;四是表示要引导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多重政策利好之下,港A股随即同步启动了修复行情。
3、从技术面来说:在我看来,当前全球人工智能行业,从软件的大模型到硬件的人形机器人,特别是随着DeepSeek的发布,国产大模型实现性能成本比10倍突破,开源生态已吸引全球开发者攻坚,AI技术正在从“概念炒作”迈向“产业质变”,人工智能各赛道都在迎来“0-1”爆发式机遇。
(1)从国外来看:近年来,新一轮AI热潮汹涌而来,2022年底,ChatGPT的爆火预示着人工智能已经由过去的科幻构想和实验室产品逐渐走向成熟,开始了人工智能划时代的新篇章;2024年初,Sora模型火爆出圈、再次点燃人工智能相关板块热情;再到Figure的第一个人形机器人“Figure 01”。英伟达、微软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机器人赛道,“AI+”机器人、“AI+”半导体、“AI+”软件等AI相关投资机会持续涌现。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带动下,众多科技巨头参与其中。海外AI应用大发展和算力龙头业绩以及市场情绪回暖带动下,市场迎来猛烈的超跌反弹。2023年、2024年间,作为人工智能算力基础的英伟达和全面向AI硬件转型的老牌计算机公司戴尔等都取得了惊人涨幅,英伟达一年涨幅超过十倍,2024年3月1日,市值更是突破了惊人的两万亿,甚至超越了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公司,海外AI前景广阔。
(2)从国内来来看:2024年9月触底以来,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中证机器人指数、中证全指软件指数等都领涨A股,也为中国的投资者分享全球科技板块涨幅的新机遇。2025年更堪称是人工智能“中国年”,2025年春节期间,国内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火爆出圈,在全球140多个国家位列移动手机app下载榜榜首,也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注册人数最快过亿(1周)的手机应用,共同揭示了人工智能的广阔未来。DeepSeek被视为AI的“王炸”,已经有许多用户开始尝试这些组合,发现它们较明显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DeepSeek+Kimi 自动生成PPT;
DeepSeek+Cline AI编程的帮手;
DeepSeek+剪映 一键生成短视频;
DeepSeek+MJ 设计师的王炸组合;
DeepSeek+Notion 自动生成文本知识库;D
DeepSeek+Otter 一键转会议记录;
DeepSeek+即梦 Tripo 3D模型秒创建。
与此同时,DeepSeek还获得了科技巨头们的集体认可。近期,百度智能云、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等多个平台宣布上线DeepSeek大模型(包括V3和R1),这些模型以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从而对AI终端软件应用形成利好。
同期,在硬件领域,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以远超波士顿动力的表现爆火全球,科技对生活的改变也从ToB领域的制造行业逐步迈向ToC领域的老年护理、家政服务、娱乐陪伴等日常场景。在我看来,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堪称是未来最相辅相成的两大领域。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必将对机器人行业的的增长前景产生深远影响,反之亦然,二者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彼此的技术进步。而去年底ChatGPT的横空出世,极有可能就预示着人工智能技术将进入技术大爆炸的新时期,如果能够在与人型或者说仿生器机器人相结合,同时人类再实现可控核聚变和常温超导等技术的突破,那么就将极有可能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
(1)人工智能将带来人类智力的空前解放;
(2)人形机器人将带来人类劳动力的空前解放;
(3)可控核聚变将带来人类能源生产的空前解放;
(4)常温超导将带来人类能源传输的空前解放。
这四大底层技术极有可能会激发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而且科技进步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都是呈现指数增长的,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极有可能还会远超人类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总和。人形机器人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不可或缺的四大底层技术之一,等到技术突破真正到来之时,市场规模将何止万亿。技术进步从历史经验来看,科技进步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萌芽期和成熟期的升级速度可谓是天壤之别。科技成果往往在研发期进度相对缓慢,可能多年都看不到明显的进步,社会大众都会觉得平平无奇,但是一旦突破了奇点,就将突然迎来指数式的爆发增长。
换句话说,在我看来,伴随着去年底以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大爆炸,极有可能会激发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当前全球人工智能行业,从软件的大模型到硬件的人形机器人,都在迎来“0-1”爆发式机遇。究其原因,技术进步通常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萌芽期和成熟期的升级速度可谓是天壤之别,往往在研发期进度相对缓慢,可能多年都看不到明显的成果,但是一旦突破了奇点,就将实现爆发式的指数增长。当前AI已渗透智能制造、智慧医疗、自动驾驶等20+场景,微软预测2025年AI代理将处理70%日常工作,产业规模突破万亿指日可待。伴随通用型人工智能ChatGPT的横空出世,数字经济、动漫游戏等与人工智能赛道的空前活跃,近期半导体板块接力用人工智能赛道持续大涨,人气维持高位。在我看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极有可能会成为人类突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契机。
综上所述,在我看来,随着当前A股政策利好不断集聚,政策底已至,在伴随人工智能科技的大爆发,A股已经处于震荡触底期,市场底在即。因此,正是对于2025年国民经济将走向复苏的整体前景和资本市场谨慎乐观的,关于当前的投资策略,我认为应该采用“股债平衡”的方式,权益资产和债券资产都是必不可少的。债券资产在震荡市保底,权益资产在复苏行情中博取超额收益。泓德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赵端端女士和姚学康先生的泓德慧享混合(A:011781;C:011782)作为“混合型-偏债”基金,采用股债搭配策略,股票资产占比18.16%,债权资产占比87.23%,进可攻、退可守,正是股债配置的理想之选。
总结: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如果国内资本市场是长期牛市大幅上涨的,年化百分之十左右的偏债混合型基金可能就泯然众人。但是在A股这样十多年都持续窄幅震荡、缺乏长期牛市的市场环境中,科学合理、偏债混合型的资产配置才能力争在控制波动和回撤前提下追求超越市场的回报。
同时,人类很可能即将迎来由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联合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的再一次空前解放下,现在人工智能的软件应用和机器人的增长潜力恐怕就如同十年前纳斯达克的“FANNG”(脸书、苹果、亚马逊、流媒体视频服务巨头奈飞和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只是后续龙头股指数增长中起步阶段的一丝涟漪,“小荷才露尖尖角”。人工智能或将催生万亿级市场,新的商业化应用所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
因此,基于2025年求稳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可以选择泓德基金股债搭配的稳健宝藏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赵端端女士和姚学康先生的泓德慧享混合(A:011781;C:011782),注重宏观分析和大类资产配置,用周期思维投资成长股,同时多元化配置债权资产,力争增厚组合收益。泓德慧享混合A(011781)“近1年”收益率高达9.02%,远超同类平均的5.38%,同时超越同期中证全债的5.44%,在1284只同类基金中排名长期高居第170位!选择偏债混合基金泓德慧享混合(A:011781;C:011782),通过股债的“跷跷板”效应,提高投资胜率,成为在当前持续震荡A股中的长期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