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稳求赚小波基金# 关注第9天,
作为一名普通上班族,我每天在生活的忙碌中努力为未来积累财富。最近,我接触到了$泓德慧享混合C(OTCFUND|011782)$ $泓德慧享混合A(OTCFUND|011781)$,它就像一座灯塔,在债市“春寒料峭”与股市“春回大地”的复杂环境中,为我指明了稳健投资的道路。
一、结合当下市场,谈谈我的投资观点
2025年的春天,金融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一边是债市在利率波动和信用风险中步入调整期,一边是股市在政策利好和产业升级中焕发活力。作为一名风险偏好适中的投资者,我深知“稳中求进”的重要性。泓德慧享混合A(011781)的策略恰好契合我的需求——以纯债打底,避免信用下沉,同时通过不超过30%的股票仓位适度参与权益市场,分享小盘成长股的机遇。
从宏观经济看,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这为小盘股提供了友好的环境。历史经验表明,小盘风格在流动性宽松和政策支持阶段往往表现占优。而泓德慧享的权益部分正是以红利风格打底,搭配小盘成长股增强,这种“守正出奇”的策略让我对收益的可持续性更有信心。
二、选择泓德慧享的五大理由
1. 双基金经理掌舵,经验与策略互补
基金经理赵端端拥有16年证券从业经历,深耕固收领域,擅长通过利率债久期调节和高等级信用债配置控制风险。姚学康则聚焦宏观分析,注重权益仓位的动态调整,两人合作管理以来,基金近一年年化收益率达8.85%,超越89%的同类产品。这种“固收+权益”的组合,让我感受到专业团队应对市场波动的底气。
2. 投资策略清晰,风险收益平衡
基金采用“纯债打底+权益增强”的经典模式,债券部分以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为主,权益部分分散配置小盘股和红利股。2024年三季度末,股票仓位仅18.61%,前十大重仓股占比仅1.18%,行业覆盖建筑、纺织、计算机等,避免单一赛道风险。这种低集中度、高灵活性的策略,让我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最大程度控制回撤。
3. 业绩表现亮眼,长期韧性突出
尽管2022年市场波动导致基金短期亏损,但2023年以来逐步修复。截至2025年2月,近一年收益率10.35%,近6个月累计上涨10.23%,最大回撤控制在3%以内,夏普比率达1.27,展现了较好的风险收益比。更难能可贵的是,基金在255个交易日中创下47次新高,持有体验舒适。
4. 机构持仓占比近100%,专业背书
截至2024年上半年,泓德慧享混合A的机构持有比例高达99.86%,远超同类产品。这不仅反映机构对策略的认可,也意味着风控措施经过严格检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跟着“聪明钱”抄作业,心里更有底。
5. 换手率适中,避免高频操作损耗
基金2024年上半年的持仓换手率为127.38%,属于中等水平。这种“守正出奇”的调仓节奏,既不会因过度交易侵蚀收益,也能及时捕捉市场机会。相比之下,一些同类产品换手率超过500%,长期下来可能得不偿失。
三、我的资产配置计划与期待
1. “核心+卫星”配置,动态再平衡
我计划将家庭可投资资产的30%配置泓德慧享混合A,作为“核心底仓”长期持有;剩余资金分配到货币基金(20%)、黄金ETF(10%)和行业主题基金(40%)。每月定投1000元,利用基金“股债跷跷板”效应平滑波动。
2. 三年持有期,避免情绪化操作
参考基金设定的30天滚动持有期,我给自己设定三年持有期。历史数据显示,持有偏债混合基金超过两年,正收益概率超过80%。期间即使短期回调,也不会轻易离场。
3. 关注政策与估值,适时调整
我会定期跟踪央行货币政策、小盘股估值分位数等指标。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3.5%或小盘股PE分位数超过70%,会逐步减仓权益部分;反之则增加仓位。
4. 期待与改进空间
我对泓德慧享的期待有三点:一是未来能进一步增加港股配置,捕捉更多机会;二是优化转债投资策略,提升组合弹性;三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帮助持有人更好理解策略波动。同时,我也意识到任何基金都无法完全规避风险,因此配置时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投资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泓德慧享混合C(OTCFUND|011782)$ $泓德慧享混合A(OTCFUND|011781)$让我看到了“稳中求进”的可行性。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理财不是追逐暴利,而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通过科学配置和时间复利,让财富慢慢长大。
@泓德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