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热点大盘点#春节以来以DeepSeeK为契机,产业链多重利好共振催化,在科技板块带动下推动行情持续上行,人形机器人板块也成为市场焦点之一。
“量产元年”到来,多家厂商发力布局
作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之一,人形机器人领域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当前,各国都在加大对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多家企业宣布2025年年内启动批量交付。
在技术层面,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感知交互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宇树科技的H1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蹈表演中展示了其卓越的运动控制能力,引发了大量关注。马斯克年初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并将在工厂内进行全面测试。
制造业优势加持,助力产业发展
人形机器人对制造的精度和产业链配套水平要求较高,我国拥有完备的汽车制造产业链和高度成熟的自动化零部件供应体系,这些条件为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此次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我国制造业的密切配合。当前我国在减速器、执行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零部件环节的份额快速提升,有望深度受益于全球产业浪潮的发展。
在技术突破、政策扶持以及市场需求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人形机器人行业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有望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行业发展趋势
政策支持力度大:工信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和2027年的相关发展目标,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政策的引导将促进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和产业链的完善,推动机器人行业的规模化发展,进而提升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基金的长期投资价值形成有力支撑。
技术进步推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传感器技术等的不断进步,使得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不断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例如,更智能的机器人可以实现更复杂的任务操作和自主决策,提高生产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技术进步将推动机器人行业的持续升级和创新,为相关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也为该基金所投资的标的带来长期的增长潜力。
为什么当前值得关注人形机器人赛道?
1、政策支持力度升级: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培育具身智能产业、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
2、市场规模巨大:据高盛预测,乐观情况下2035年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540亿美元,相当于2021年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或手机市场规模的1/3。
3、国内外入局者繁多:特斯拉三次发布Optimus性能更新迭代视频;DeepMind与斯坦福大学联合推出的Mobile Aloha也两次迭代更新;宇树科技发布了低价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英伟达、OpenAI相继宣布开发机器人基础大模型。
支持政策持续加码
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阶段性目标,计划到2025年创新体系初步建立,至2027年综合实力迈向世界先进水平。各地也积极响应号召,多地相继出台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与扶持举措,重点聚焦核心技术攻坚与产业集群构建。政策的春风吹拂,无疑为产业的茁壮成长营造了极为优渥的生态环境。
机器人产业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也是衡量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如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倍,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资本助力机器人行业可持续发展
近十年来,我国机器人行业的融资数量及融资规模基本呈现上升趋势。根据统计,从融资事件数量来看,2015年以来机器人行业融资数量急剧攀升;从融资规模来看,2015年以来融资规模屡创新高。一定程度上表明资本市场对机器人行业的青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工业机器人市占率2022年增至36%,随国内机器人企业技术快速发展,未来仍有较大替代空间。在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机器人的市场潜力不断得到释放,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将有更多行业和领域持续提升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总之,机器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双重助力下,有望迎来快速发展,行业前景可期。
有望迎来商业化量产元年
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6亿元;到2029年,该市场规模有望扩大至750亿元;到2035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至3000亿元,2025年—2035年复合增速达53.15%。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开启从0到1阶段的关键时点,有望迎来商业化量产元年。前期市场主要围绕以T链为主的可预见性强、高价值量的汽车和机械板块投资,随着多家机器人厂商加快推进量产,看好电子板块公司机器人业务的拓展。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C通过投资于目标ETF、标的指数成份股和备选成份股等进行被动式指数化投资,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而目标ETF则投资于中证机器人指数的成份股和备选成份股,涵盖了机器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生产、应用服务等相关企业。这种投资组合的分散化,使得基金能够降低单一股票或单一行业波动对基金净值的影响,有效分散投资风险。
机器人行业本身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行业风险。该基金通过投资于多个机器人相关企业,实现了在机器人行业内的分散投资,避免了过度集中于少数企业带来的风险。同时,由于机器人行业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比相对较小,该基金在整体市场中的行业集中度也较为适中,不会因行业波动对基金净值产生过大的冲击。
从成立以来的表现来看,也展现了一定的长期投资价值。从近1个月、3个月的业绩来看,天弘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C基金表现较为出色。近1年收益率为30.49%,近6个月收益率为70.89%,在同类基金中排名较为靠前,显示出该基金在短期内对市场波动的适应能力和较好的收益获取能力。且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如市场上涨和下跌阶段,该基金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业绩表现,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和长期增值潜力。
基金经理由刘笑明和祁世超两位基金经理管理。刘笑明先生拥有8年证券从业经验,祁世超先生拥有10年证券从业经验,他们在指数投资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能力,过往管理的多只基金也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表现,为该基金的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费率优势:
较低的管理费和托管费:天弘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C的管理费年费率为0.50%,托管费年费率为0.10%,在同类基金中处于较低水平。较低的费率意味着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所承担的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提高投资的实际收益水平,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这种费率优势将更加明显。而C类份额不收取申购费用,而是从基金财产中计提销售服务费,销售服务费年费率为0.20%。这种收费模式使得投资者在
短期内投资该基金时,能够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的灵活性。对于一些看好机器人行业短期投资机会的投资者来说,C类份额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和技术快速发展,机器人行业的未来成长空间不可限量。不妨以天弘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联接基金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全球未来大趋势,把握机器人行业所带来的的投资机遇!
2025年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关键的发展节点,技术突破与量产能力的提升为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未来的市场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展如火如荼,虽然目前技术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我们认为其将是未来10年发展的重点产业。在目前海内外共振,人形机器人量产落地加速的背景下,今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面对人形机器人这种有高弹性,高波动的成长板块。希望大家可以在仓位上保持注意,给自己留下一分余地。由于人形机器人板块长期趋势比较确定,因此可以考虑在板块调整时逢低布局,当下出现的一定幅度的调整可能是入场的好时机。如果波动范围在心理预期内,且坚定的看好机器人的未来发展,那么不妨在低点布局,长期持有。@天弘基金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A$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