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狼老狼几点了”?
套路推演
回顾过往的行情,一轮大的牛熊转换,从顶峰到谷底再到顶峰,循环往复。
与循环往复相伴的是,基本面强弱转化、资金面的强弱转化,从而带来估值从低估到合理到高估再回归到合理进而低估的循环。
大的结构如此,但是具体进程每次都不太一样,因为其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也见识过很多偶然的因素、意外的转折。
影响市场的直接因素是资金面,因为价格都是资金买卖而来的。基本面等其他因素,会影响资金面,但这种都是间接的影响。
现在大家也都知道,靠存量资金只能有结构性行情,靠增量资金才能发动系统性行情。存量资金无非是市场内部闪转腾挪,结果注定是厚此薄彼,只有吸引到增量资金,才能水涨船高。
以上都是历史经验总结,未来不见得还这样,兴许因为现在信息传播速度快,流量集中,即便增量来了,行情可能也是结构性的。现在的视野不如以前开阔,反应速度倒是很快。
走到哪了?
资金面的推演还是比较好做的,主要就是存量资金和增量资金两个视角,流入流出和活跃度两个关键点。
市场最低点,大概率是增量资金最少,存量资金最不活跃的阶段。市场的好转则是由存量资金的日渐活跃和增量资金的进场作为动力的,好上加好则是增量资金加速进场以及活跃度持续提升带来的,而再次转折则是资金开始流出为标志,持续流出和活跃度日渐走低完成循环。
所以现在行情处于什么阶段呢?我们可以看A股的成交量,也可以看公募偏股基金的规模变化。现在ETF占比大幅提升,指数超越主动管理规模,这种观察其实更容易做了。以下是今年以来份额减少以及增长TOP20的ETF:
(图片可点击放大查看)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2025-2-21
整个情况还是很容易总结的:净流出较多的ETF通常是今年以来涨幅比较靠前的,投向也多是上一轮市场行情比较好时候表现比较好的方向,加上净流出的力度看起来比净流入的大不少,这给人一种很强烈的“回本出”的感觉。净流入较多的ETF,类型则比较分散,一种是今年表现突出的产品,另一种则是去年比较好今年以来比较低迷的产品,前者很正常,后者则给人一种存量资金“高切低”的感觉。
而当前份额TOP20的ETF,也多是净流出,同样给人一种“回本出”的感觉。
目前看上去,整体处在一种增量资金在流入,存量资金在活跃,但是要抵消“回本出”资金的阶段,还没有到好上加好的阶段,还需要努力。
几多波折?
理论上波折并不会少,基本面、资金面还有很多因素都是有隐忧的,但是理论上同样不缺少buff叠加直接通关的可能。
如何应对?没有什么万全之策,只是看大家最不希望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最不能接受的是错过一轮大牛市,那毫无疑问尽早梭哈才是合适的;如果最不能接受的是其中的波折,那毫无疑问还是要谨慎为宜的。
再直白点:在浮亏20%和100%的收益之间,拿闲钱投资并不在意中间浮亏20%,更希望抓住的是100%收益,即便过山车这收益最后归零了也没大问题;拿要用的钱投资,真用钱的时候浮亏20%也得认。
投资是一件很个性化的事情。
同样是上面的案例:浮亏20%,有的人是拿得住的,有的人是拿不住的,拿得住的可能后面能收获100%,拿不住的即便是闲钱投资,可能还是亏了20%。
保持自己心态的平衡,才能在投资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当然,当你选择了更远也就意味着放弃了“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