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银行板块的调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银行股及银行AH指数均出现显著下跌。
从直接因素看,招商银行年报的发布成为市场情绪波动的导火索。尽管其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2%至1483.9亿元,但营业收入同比微降0.5%,且第四季度不良贷款率环比上升1个基点至0.95%,拨备覆盖率下降20个百分点至411.98%,这些数据部分加剧了投资者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
此外,市场对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预期持续发酵。根据历史经验,房贷利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银行利息收入可能减少约1.5万亿元,而当前高达38万亿元的存量房贷规模使这一政策调整对银行利润的潜在冲击被放大。
今日银行板块反弹,截至10时11分,表征板块的银行ETF优选(517900)放量涨0.71%,成分股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沪农商行涨幅居前;资金热度不减,截至3月26日,该基金获资金5日4度净流入。
招商银行今日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表示,银行最大的挑战还是因为内需总体上不足,特别是人口结构老化、少子化带来长期的这种需求不足导致的利率下行。所以,利率下行既是周期性的,也是趋势性的。“现在我们银行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低利率、低费用,对银行盈利能力带来的挑战。但是招行的优势在银行业内仍然是明显的。”缪建民说。
从银行自身基本面来看,当前板块的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而盈利能力仍具韧性。以招商银行为例,其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35.32%,每股派息2元,总额达504.4亿元,创历史新高,并首次明确中期分红计划,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维持35%。高分红策略不仅强化了股东回报,也提升了银行股对长期资金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险资举牌银行以及长期资金入市也正成为推动银行板块向好发展的重要力量。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5年以来,险资举牌次数已达10次,其中有6次举牌对象为银行股。
同时,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也为银行带来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优化了银行的资金结构。并且,险资和长期资金的进入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推动银行板块的稳健发展,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银行发展的一大重要利好趋势。
长期而言,低利率环境往往伴随经济复苏预期,银行作为顺周期行业,信贷需求回升与资产质量改善将成为核心驱动力。相关机构指出,政府债发行加速和消费金融政策加码有望支撑社融增长,银行信贷投放有望在2025年逐步放量,叠加货币政策宽松延续,银行板块的配置价值将逐步凸显。
以上提到的银行AH 指数,其三大优势或将成为布局银行板块的高效工具。
其一,策略优化提升收益弹性。该指数通过AH股轮动策略,动态配置估值更低的标的,例如当前持仓中招商银行(14.82%)、工商银行(8.02%)、农业银行(5.66%)等龙头港股银行占比显著,充分利用港股市场的低估值红利。
其二,分散风险与高代表性并重。其成分股覆盖A股和港股市场的头部银行,分散单一市场波动风险,同时行业代表性极强,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超60%,集中度适中。
其三,资金流入与业绩表现验证吸引力。今年以来,跟踪银行AH指数的银行ETF优选(517900)份额增长43.59%,规模扩张近62%,近一年回报率达40.54%,超额收益显著,显示资金对其策略的认可。
场外投资者有兴趣的话可关注$招商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6573)$,趁回调之际布局。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并非推介。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A(OTCFUND|161725)$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C(OTCFUND|012414)$
$招商中证银行指数C(OTCFUND|01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