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月回溯
回顾2024年,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2.83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债券基金是这次规模高歌猛进的主力军。
我们对比了近2年的数据,2023年是27.60万亿元,2022年是26.03万亿元。
随着债券行情的火热,多家基金公司还新推出了信用债类ETF的产品。
1月份,市场开年一度跌到3140点,后续慢慢回升到3200点左右。就如我们在上期文章中说的:市场处于偏保守状态,也是政策空窗期。
“科创板综合指数”已经在1月份发布,首批ETF也将在节后发行。
跨境ETF年前的疯狂溢价,说明在资产荒的情况下,资金一直苦寻出路。
1月份,当时我们提出:“银行和红利板块可能继续走强,消费值得关注,AI相关板块加以留意”等。目前看来,相关赛道表现尚可,但受制于1月份的整体环境,并不理想。
二、2月前瞻
新春伊始,春季躁动行情是否如期开启?
美国终于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我们也很快宣布反制措施。
无论如何,这必然引起市场的波动。
让大家年前留意的AI,为春节后的开市埋下了伏笔。
春节期间,节约算力成本且开源的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成为全球媒体讨论的焦点,国产AI大模型突破了全球AI产业“堆硬件,拼算力”的路径。
展望2月份,我们认为:本月A股市场可能将以波动为主,即由躁动情绪短暂引领。
A股节后开盘,科技,机器人,尤其是AI领域将迎来一波表现,春节期间港股科技技术涨超6%已经提前印证。
但这波利好可能会快速兑现,需要慎重对待。
与此同时,近期红利、债券基金及黄金ETF仍值得我们关注,甚至作为配置的侧重点。
关注@星辰在繁华 ,分享时间美好的馈赠。
声明:本文涉及的基金分析研究及基金组合服务,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和顾问服务,不作为买卖依据。基金及基金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