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基小心机#用DeepSeek买基金,我试了试!
之前很多人选基金都会看平台、大V的推荐,最近DeepSeek很火,那以后能不能看AI推荐来买基金?于是我问DeepSeek:我是小白,想买1万元的基金,希望长期收益高回撤小,给我推荐下搭配方案。这个问题比较泛,但也是很多人希望的方向,以此测试一下AI的智能性。
AI是这么回复的:40%平衡混合型基金+30%宽基指数(沪深300增强)+20%纯债+10%灵活配置基金,股债比例约55:45%,历史最大回撤小于15%,近5年年化收益约8%-12%。
AI的这个观点,还是比较中肯,尤其是在今年,市场主张进攻的背景下,依旧强调要做好股债平衡。市场一再教育我们,哪怕再乐观,持仓组合都最好不要100%进攻,始终保持一定的防御仓位很有必要。因为市场总会有意外,配置好债券基金,有其必要性。
博时中债7-10年政金债指数堪称债基界的“六边形战士”,是我们做好资产组合的优质抓手。
第一,债券基金还能买吗?能,且必要!
2025年注定是基金投资上非常难做的一年。大家好像吵成了两派。一派主张进攻。他们认为,国内政策出台后,经济大概率企稳回升,降息降准后的市场流动性也会更加宽松,所以今年应该努力博收益。另一派主张防御。理由是,对岸人事变更后,全球局势可能会更加动荡,对我们的扰动无法忽视,基本面复苏力度也有不确定性,所以今年应该更注重高胜率的方向。
刚刚说了,两边的想法都有道理,但对我个人来说,债券基金是必须配置的!债券最核心的有两块,除了利率债,还有信用债,这之中,利率债机会更大。
利率债收益率经历了持续大幅下行后,最近开始震荡。压力主要来自于,市场预期降息节奏可能要推后。另外还有央行的一系列调控动作,包括暂停买入国债等。虽然这些动作,对债市来说短期偏空,但长期看反倒更有利于债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看好利率债的核心逻辑在于:机构手里的钱太多了,无处可去。
一方面,去年11月底,非银机构同业存款的手工补息乱象被整治,大量的机构存款要搬家;另一方面,降息降准后,市场流动性会非常宽松,机构手里的钱会更多。这时候,利率债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收益确定性、风险也相对可控的资产,成为了机构的首选。
在降息背景下,机构的待配资金体量会越来越大,这个前文已经说过,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局势动荡、国内基本面复苏也有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大量机构资金会保持防御配置,这时候对利率债的重视程度会更高。咱们普通投资者应该关注聪明钱的走向。
第二,博时中债7-10年政金债指数,债基界的“六边形战士”!
从底层资产看,博时中债7-10年政金债指数,安全buff叠满,买的都是国开行、农发行这些"国家亲儿子"发的债,违约概率很低;
从收益率看,去年收益较亮眼,拿满1年大概率能吃到“票息+涨价”双份收益,比追涨杀跌强多了。
从交易成本看,管理费0.2%行业最低,满7天赎回0手续费,比银行理财还灵活。不用像银行理财那样被“锁死几个月”。万一急用钱,7天后就能跑路。灵活进出,不坑打工人。
从投研背景看,博时基金固收团队业内Top3,专业团队24小时盯盘,比自己瞎买强。
当然,持有债券基金同样要有平常心。一方面,政金债波动像坐过山车,但终点站肯定是赚钱的,千万不要因为行情震荡,就成为惊弓之鸟;另一方面,要树立长期投资的观念,不以一时定输赢,如果行情回撤,反倒应该谋布局。
近期,我还发现东方财富推出了Choice智能金融终端。其中,AI债券资讯是实用、可靠的提效工具。它通过建立专业、系统的债券资讯标签体系,方便用户清晰选择与目标相关的资讯。同时通过实时监控风险主体与风险舆情,帮助固收人员降低债券投资风险。AI当道,我们可以利用好工具,为投资赋能。@博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