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bres.dfcfw.com/Files/picture/20250210/C1B72569E794FA5AFB00CDE0D2039C4B_w690h920.jpg)
投资江湖,从不缺乏耐心的人。但是,有些人终有收获,有些人依然躺在ICU。
如果以2021年3月18日,上证指数创下的3731高点,作为上轮熊市的起点。去年10月8日牛超疯时,指数曾经触碰3674点,距离上轮高点仅一步之遥。即使当时没有任何加减仓动作,如今指数也重回3300点,兜兜转转了近4年,亏损跌幅也就10%左右。
更何况部分题材板块表现,还明显强于市场。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2月7日,有10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点位已高于2021年3月18日,占比将近三分之一;主动型权益基金中,130只普通股票型、270只偏股混合型、695只灵活配置型(多类份额,分开计算),单位复权净值均高于上述高点。
尽管不少人翘首以盼早日回本,但总有一些人逐渐放弃希望。
司令认识一位朋友,2021年初时,怀揣着对医药板块的期待,老陈将大量资金购买了某只医药基金。在他眼中,医药行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不仅承载着无数患者的希望,更有着广阔无垠的发展前景,投资医药基金似乎是一场注定盈利的旅程。
然而,时光无情。四年转瞬即逝,现实却给了老陈沉重一击。望着账户里那令人触目惊心的亏损数字,心中满是无奈与不甘。四年,足以见证一个行业的兴衰起伏,可他精心挑选的医药基金,却如同陷入了无底深渊,无论怎样挣扎,都难以摆脱亏损的困境。
每当看到其他板块,正在迎来回本的曙光,而老陈的医药基金却依然腰斩,他时常内心追问自己:是继续坚守,等待市场的回暖;还是忍痛割肉,及时止损?亦或是另辟蹊径,寻找新的投资方向?
曾经和他打趣,瞧瞧别人家的XX碳中和、XX中小盘精选、XX先进制造、XX数字经济,近一年净值都翻倍了,还不赶紧转换?当然,大家都知道要做这个决定很难,万一医药板块起来了呢,也可能转换在高位呢!毕竟,这些收益翻倍的产品,风格也是相当激进,上涨过程中的回撤幅度并不小。
如果“不幸”你也是其中一员,同样也正在纠结彷徨中,不妨先来看看,医药基金经理是如何看待未来投资机会的?以下观点来自于基金2024Q4季报
中欧基金葛兰://行业内部不同细分行业处在不同盈利周期,但整体稳定,部分子行业尽管业绩层面还在低位区间,但新签订单等前置指标已经企稳或回升。//经营方面,药品企业已经基本适应了合规化的新环境,销售总体平稳;部分高难度仿制药在 4 季度海外获批有望为相关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继续看好创新药械及其产业链。国内企业通过对外授权和 Newco 也在不断获得资金,为后续的研发投入提供了基础。这也部分体现在创新药产业链的订单增速逐步企稳或转正。
工银瑞信赵蓓://医药行业估值经历连续四年收缩,负面预期已经充分反映,部分公司估值处于合理甚至低估水平,长周期维度或将获得和业绩增长匹配的收益。看好顺应产业和政策趋势的创新、消费升级和国际化等方向的投资机会。//相对于公用事业和消费品等稳健增长类资产,中药行业龙头公司的估值还有提升空间。对于那些过去几年管理确实有改善,能够穿越疫情周期而长期稳健成长的中药公司,仍然有较大的投资机会。
易方达杨桢霄://我们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国内医药行业的竞争力仍在稳步提升,体现在国际化能力越来越强,创新药出海持续进行。同时国内医保局明确表态赋能商业健康险发展,也有可能为行业带来增量空间。因此仍整体看好严肃医疗方向,包括创新药、创新器械耗材、IVD(体外诊断)等细分行业,也包括创新相关的产业链比如 CXO(医药研发生产外包)和生命科学上游等细分行业。
如果说他们几位看好医药板块属于情理之中,DeepSeek会如何客观地分析各个细分医药板块,未来的投资机会呢?一起来看下!
创新药赛道
数据分析: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的1,500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3,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18%。2023年,中国药企在 FDA 获批的临床试验数量创历史新高,显示国内药企的研发能力正在快速提升。例如,泽布替尼(BTK抑制剂)在2023年全球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成为中国创新药国际化的标志性产品。
投资逻辑:政策支持(如医保谈判、优先审评审批)和创新药的高毛利率(通常超过 80%)为行业提供了长期增长动力。
生物医药赛道
数据分析: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62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000亿元,CAGR 超过17%。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单抗、双抗、ADC(抗体药物偶联物)等生物药研发管线快速扩充。例如,2023年国内ADC药物临床试验数量同比增长40%。
投资逻辑:生物药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具有显著疗效,且国内企业正在加速布局,未来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医疗器械赛道
数据分析: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30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万亿元,CAGR超过 20%。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率逐步提升。例如,2023年国内MRI(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国产化率已超过30%,而十年前仅为 10%。
投资逻辑:政策推动(如《“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和医疗新基建(如县级医院能力提升)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长期增长机会。
CXO赛道(医药外包服务)
数据分析:中国CXO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80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000亿元,CAGR超过25%。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国内CXO企业承接了全球约30%的医药研发外包订单,多家龙头企业收入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20%以上。
投资逻辑:全球医药研发外包需求持续增长,叠加国内成本优势和工程师红利,CXO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中药赛道
数据分析:中国中药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8,00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1万亿元,CAGR 超过8%。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2023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5%。少数知名品牌中药企业的毛利率均超过60%。
投资逻辑:政策支持(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和消费升级推动中药行业长期增长。
疫苗赛道
数据分析:中国疫苗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0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000亿元,CAGR超过30%。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2023年,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二类苗需求爆发,少数企业的疫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
投资逻辑:疫苗行业受益于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和政策支持(如《疫苗管理法》),未来创新疫苗和国际化将成为增长驱动力。
司令进一步追问DeepSeek,医药板块何时能走出底部呢?Ta说:取决于政策环境、行业基本面、市场情绪、宏观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唉,有时候痛苦纠结莫过于此,知道会来,但不知道何时会来!
#DeepSeek火爆全球,对A股影响几何?# #高盛德银齐唱多A股,你怎么看?# #人形机器人板块大涨!能追吗?#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OTCFUND|003096)$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OTCFUND|001717)$ $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OTCFUND|006113)$
欢迎关注“养基司令”,本号「轻」财经资讯,「重」选基技巧,坚持用数据说话!
整理数据不容易,辛苦动动手指点赞支持。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购买前请仔细阅读法律文件。如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