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顺风车##新年投资计划#2025年的春节最火的事,除了《哪吒2》莫过于深度求索DeepSeek。一经推出迅速成为科技界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一时间美国主流媒体纷纷“周末加班、连夜报道”,其热度登顶全球,更是被华尔街顶级风投A16Z的创始人MarcAndreessen比作“AI领域的斯普特尼克时刻”,这足以看出DeepSeek在科技界掀起的风浪有多大。
这里科普一下DeepSeek是一家成立于2023年的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背后的创始人是幻方量化的梁文锋。这家公司一门心思搞高性能、低成本的AI模型,致力于推动AI技术的普惠化。其核心产品DeepSeek-V3和DeepSeek-R1在性能和成本上取得显著突破。
尤其是DeepSeekR1模型,不仅在数学、编程和推理等关键领域表现卓越,在某些测试中甚至超越了当前国际主流的OpenAI最强模型o1,而其训练成本仅为557.6万美元,与OpenAI的GPT-4高达10亿美元的训练费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种“物美价廉”的特性,让全球中小企业有机会参与到“科技平权”的盛宴里。在科技圈,开发者们对DeepSeek的讨论热火朝天。大家都在分享怎么用便宜的硬件和开发套件,接入DeepSeek,打造个人语音助手、智能机器人这些好玩的AI工具。有开发者仅花了358元,就做出了一个能手势识别、触摸交互,还接入大模型的机器人,厉害吧!
DeepSeek还干了一件特别牛的事——开源。在AI领域,开源就意味着知识大家共享,创新速度也能加快。DeepSeek把模型代码和技术细节都公开了,全球开发者都能在它的基础上二次开发、搞创新,一下子就把AI开发者社区的活力给激发出来了。
一家小型的创业公司,原本因缺乏资金和技术实力,无法开发自己的AI模型。但通过使用DeepSeek的开源模型,他们能够快速搭建起自己的智能客服系统,提高客户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一席之地。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基于DeepSeek进行应用开发,AI的商业价值逐渐从模型层向应用层转移。
DeepSeek更是凭借其“低成本+高性能”的开源模型,不仅在国际AI竞赛中实现技术对标,如数学推理与代码生成领域比肩GPT-4,更通过大幅降低模型训练与部署成本,仅为GPT的几分之一,重塑了全球AI产业的成本预期。这一突破直接挑战了市场对中美技术代差的固有认知,并将中国企业从依赖进口算力卡的被动局面中解放出来,推动国产芯片与云计算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总之DeepSeek的成功,不仅仅是对技术边界的一次突破,更是对全球科技版图的一次深刻重塑。法国AI希望之星Mistral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亚瑟门施直言不讳,DeepSeek的成功为法国乃至欧洲企业提供了通往成功的跳板。这意味着DeepSeek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科技的骄傲,它正在成为全球AI发展的共同财富,激发着各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与创新。
更令人瞩目的是,DeepSeek的横空出世,犹如一颗投入资本市场的重磅炸弹,在A股和港股市场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股上涨潮,港股恒生科技指数的飙升,以及华为、阿里、百度、京东等国内外科技巨头的纷纷站台,为DeepSeek的“朋友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围绕DeepSeek的产业链雏形正在迅速形成,预示着AI新时代的来临。
值得一提是日前阿里巴巴财报超预期,这次阿里真正打动海外投资者的是资本开支。这次公布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季度资本开支达到318亿,环比大增80%。对科技公司来说,资本开支大不大,意味着你到底有没有躺平。现在阿里大幅提高资本开支,对投资者来说是比较振奋的,大象终于要开始动起来了。
这仅仅是阿里一家的投入,还有字节,腾讯,华为、百度都会陆续加大投入,国内AI基建新周期已经开始了。资本开支大意味着企业开始猛干活,大力去投钱搞AI搞科研。每次美国科技巨头资本开支超预期,股价铁定会暴涨。互联网大厂开始加大力度进行算力投入,国内AI算力产业有望快速发展。中国科技的2025,很可能会超越美股的2024。
那么我们普通投资人该如何把握这次DeepSeek的投资机会呢?毫无疑问科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近年来火爆的前沿科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的关键核心都与软件息息相关。
值得一体的是万家中证软件服务ETF联接A(018182)和C(018183)近一年收益47.56%,远超同类平均和沪深300指数,基金跟踪的中证软件服务指数选取30只业务涉及软件开发、软件服务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软件服务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前十大重仓股为大众耳熟能详的软件行业龙头公司,如科大讯飞、金山办公、宝信软件等在行业中占据相对领先地位。
基金经理杨坤,法国南特国立高等矿业学校自动化及工业信息技术专业硕士,曾任Fractabole量化IT工程师等职,2015年进入万家基金量化团队,拥有10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4.5年投资管理经验。目前管理15只基金,总规模为136.78亿。万家基金是国内较早布局指数业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擅长高效、科学地利用系统性量化方法,研发兼具交易价值和配置价值的产品,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择机关注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