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顺风车#2025年中国科技不断爆发:从豆包产业链的热潮,到DeepSeek重磅推出V3、R1等开源模型,再到阿里发布最新视觉多模态模型Qwen,AI领域的热点事件层出不穷。而上个月腾讯微信接入满血版DeepSeek,加上后续腾讯元宝的爆火,更是将市场对AI的关注度推向新高。
可以说,以AI驱动的科技板块的崛起正在逐渐成为市场共识。特别是随着上述提到的热点事件的持续催化,AI领域的投资热度不断升温,而未来必然会出现更多突破性进展。而从投资的角度来看,AI更是有可能成为2025年乃至整个这一轮牛市中的一条重要投资主线。
2025开年以来港股表现优于A股,原因此前也反复强调,DeepSeeK引发中国核心科技价值重估利好科技软件股。且港股科技股权重高、估值更便宜,此轮是“科技重估+估值修复”双击,前面港股调整时候还喊了几次地位加仓抄底,这次和我一样的持有港股科技A的人要接着奏乐接着舞了。本次港股持续大涨原因是什么?大家又该如何看待后市并抓住机遇?
1、首先本次港股走强核心驱动力之一是中国本土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的崛起,这家AI创新企业凭借“低成本+高能效”的全新AI计算范式,颠覆了全球AI行业,成为中国科技板块的最大催化剂。DeepSeek R1大模型,在AI训练和推理能力上已能媲美OpenAI o1,训练成本据称仅600万美元,远低于OpenAI和Anthropic 动辄10亿美元的开销。
这一成本优势令全球投资者震惊,质疑美国科技巨头的高昂AI研发成本。外资开始重新评估中国AI的竞争力,并加大对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的配置。而在港上市的企业中,涉及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多个层面。尤其是应用端的落地,一定程度上将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推广和下沉。
相关企业本身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布局或应用场景落地,对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或服务提升,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而DeepSeek带动科技板块后,市场资金事实上也不仅仅围绕着人工智能进行炒作。市场情绪被点燃,港股的板块热点可以说是多点开花,市场对于各种概念表现出较好的追捧和延续性。
2、其次是政策支持,自2024年内地发布对港资本市场合作措施后,可以看到陆续有实实在在的政策落地支持香港市场,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使港股的生态逐步发生一定积极的变化。
例如IPO数量的增加、范围更广及深层次的互联互通等等,从港股的成交量也可以看到这一积极变化。相比于去年部分时间日均几百亿的成交量,目前港股基本上处于日均千亿的成交量之上,活跃度比此前可以说是大幅提高,流动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港股估值的修复。
同时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标的,更多是AH两地上市的。内地近期出台支持指数化投资、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措施,相关标的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流入,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估值的提升,对相关股价形成一定支撑。
3、再次从资金面来看,近期南向资金持续不断地涌入港股市场。近一个月流入资金超800亿,近六个月流入超5000亿。对于内地进入的资金而言,近期不仅仅能够赚到在港股市场上投资的市场价格价差。
同时受汇率波动因素影响,因为港元是联系汇率制挂钩美元。拉长近段时间汇率表现看,相关内地进入的资金还可以获得汇率波动所带来的差价。同样的内地追踪港股资产的基金,无论是场内基金还是场外基金,均一定程度上计价了汇率的波动,所以相关产品的涨幅部分是高于所追踪资产的涨幅。
4、最后从回购规模来看。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展现出强劲的上涨趋势,相关港股上市公司回购热情也在不断升温,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已有138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数量为12.75亿股,回购金额约340亿港元,而去年同期实施回购的上市公司只有111家。
其中腾讯控股、汇丰控股、友邦保险等龙头企业纷纷加大回购力度,显示出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心。另外,快手和小米集团等互联网公司也在积极回购。回购和增持既是说明港股公司和重要股东对自家价值有信心,还可能意味着港股市场要迎来新一轮的价值投资机会,尤其是相关龙头公司带头回购,也将为港股提供上行助力。
加上中国经济复苏的信号越来越明显,比如制造业PMI回升、消费数据回暖,这些指标都给市场注入了信心。相比美股和A股,港股的估值一直偏低。很多优质公司的股价甚至低于其内在价值,这让港股成了全球资金的“价值洼地”。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全球资金开始重新配置,港股就成了不少资金的首选之地。
那么我们普通投资人该如何把握这次DeepSeek带来的港股科技爆发的投资机会呢?可以借到基金布局。比如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A(018475)和C(018476)近一年收益49.23%,远超同类平均和沪深300指数。
基金跟踪的中的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HSIII.HI)由市值排名最高的30只软件服务行业个股组成,反映了恒生综合指数互联网行业上市公司表现。5大重仓股主要是京东、阿里、腾讯、网易、美团占比达到58.62%,前十占比87.21%,都是中国最有价值最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基金经理杨坤,曾任Fractabole量化IT工程师等职,2015年进入万家基金量化团队,拥有超过10年的投资管理经验。万家基金是国内较早布局指数业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擅长高效、科学地利用系统性量化方法,研发兼具交易价值和配置价值的产品,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择机关注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