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顺风车# 展望2025年,港股科技板块无疑是我最为看好的投资方向,没有之一!港股科技板块主要由中国互联网巨头构成,这些企业堪称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更是中国最优质的资产。它们高度市场化,创新意识强烈,历经激烈的市场竞争,构建起了良好的行业格局。虽说中国在基础创新领域或许不算领先,但在互联网应用层面,却是一片蓬勃发展的沃土。这些互联网巨头坐拥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绝佳的应用场景,再加上资本、人才与市场等多方面的优势,在AI应用领域极有可能占据重要地位。
曾经,国际资本一度认为在AI领域,中国企业根本没有入场的资格。然而,DeepSeek的惊艳亮相,彻底打破了这一偏见。如今,他们终于意识到,中国企业不仅有机会,甚至能够在AI这场盛宴中崭露头角。DeepSeek开源后,互联网巨头们只需稍加优化,便能将其投入使用,实现商业价值的转化。凭借这种善于借鉴创新的 “拿来主义”,近期港股科技的代表性指数恒生科技涨幅一度突破30%。
或许有人会质疑,涨势已成定局后再做分析,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实则不然,深入剖析上涨背后的逻辑,对于判断当下是否还适合买入,有着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DeepSeek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ChatGPT时刻。自那以后,各大厂商纷纷加大在AI领域的投资力度,资本开支显著增加。例如,阿里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入3800亿元,用于建设自主可控的数据中心集群;字节跳动2025年的资本开支预计将达到1600亿元,其中900亿元将用于算力采购。这一系列举措将极大地刺激算力需求,尤其是国产算力,进而加速AI应用的落地进程,有效提升各行业的工作效率。
倘若我们认可AI应用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回顾PC互联网时代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股的惊人涨幅,便不难想象,人工智能作为与之相媲美的科技变革,其发展空间同样不可限量。当前的上涨,不过是这场波澜壮阔行情的开端。即便经历了此番上涨,恒生科技指数的市盈率(PE)估值仅为21倍,许多ETF近五年的PE分位数也仅在30%左右。反观代表美股科技的纳斯达克指数,其PE估值已高达40倍,港股科技板块的估值优势不言而喻。
当然,对于科技股投资而言,单纯关注估值意义有限,更关键的是产业的发展态势、科技的创新步伐以及未来的成长潜力。AI应用落地后的成长空间广阔无垠,未来必定会诞生世界级的超级企业。如此一来,港股科技板块,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究竟还值不值得投资,答案已然清晰。
最后,我想再多说几句。近来,关于 “东升西降” 的讨论甚嚣尘上,但在我看来,中美同处AI发展的浪潮之中,谁也无法独善其身。如果美股科技股出现大幅下跌,那么AI发展的前景又该如何自洽?A股科技股难道就能置身事外吗?从市场经济的本质来看,充分的竞争才是推动进步的源动力。中美在AI领域的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促进技术的快速迭代,双方交替领先、相互追赶,这才是最佳的发展状态,最终将推动全球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实现共同繁荣。回顾当年的个人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美两国都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企业,并非一方完全压制另一方。因此,对于美股的调整,我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估值的合理回归,并不意味着美股科技就此失去了投资机会。至少在目前,AI领域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依然集中在美股。
@万家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