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富友圈# “AI咬定青山派”,新年以来,以DeepSeek爆火为起点,AI+方向的反弹已经持续了2个多月。期间,AI硬件,如算力、人形机器人等,以及AI软件,如大模型、AI+各行业应用等,呈现普涨或轮动修复走势,支撑起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但随着AI+板块估值的抬升,场内的分歧也开始加剧,投资者开始关注交易拥挤度与估值泡沫的问题。
短期来看,不可否认,部分板块涨幅过大,炒作过热,存在一些泡沫问题,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从外部来看,美国2月CPI同比增长2.8%,创下去年11月以来新低。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升温,美股反弹,部分外资回流美股,导致A股科技股震荡。要知道,本轮A股科技股的崛起,核心逻辑之一在于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资产的价值重估,在这个过程中,外资对A股科技行情的助力功不可没。总体来看,短期的、阶段性的调整在情理之中,它并不可怕。上半年,A股市场大概率还是科技风格占优,核心逻辑在于:不可逆的产业革命。
一般来说,一个产业的市场增长符合S型曲线规律,会跨过两个拐点。第一个拐点是破局点,即从萌芽期到快速爆发期;第二个拐点则是极限点,即从快速成长期过渡到成熟期。目前,AI技术已经越过了S曲线的第一个拐点。展望未来,随着市场规模扩大、技术继续进步,AI的本事肯定越来越大,成本还会越来越低。在很多实际应用场景里,它能突破原来效果不好、成本又高的难题。到那时,AI 的普及速度和覆盖范围,可能会打破以往所有通用技术的纪录,比过去的技术都要快。这也是为何,2025年以来,我们看到AI技术的产业化与商用落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在技术突破与算力降本的加持下,各类AI应用正快速渗透各类工业、商业以及消费场景。政策层面,AI+是决策层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具身智能、6G等新兴产业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产业趋势和增量政策已经形成共振,各类资金对此也达成了共识。而趋势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后续的节奏如何把握?其实在3月重磅会议召开之前,AI赛道就已经呈现出分化与修整的迹象。只不过,3月会议释放了超预期的政策支持信号,同时期间也有全球首款AI智能体—Manus横空出世,进一步提振了市场预期,拉长了这一波AI行情的时间线。后市来看,AI方向大概率不会集体熄火,而是继续以点状的形式发散,科技赛道预计还会反复活跃。而科技股的下一轮爆发,或需要等到新的技术突破,或新的现象级应用出现。@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