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啦,我的投资新启航# 打卡第一天!
2025资产配置新视角:聚焦港股科技,拥抱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职场人即将奔赴新一年的工作岗位,而在金融领域,一场关于资产配置的新思考也在悄然展开。站在2025年的起点,面对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如何让资产稳健增值,成为投资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看来,港股市场,尤其是港股科技赛道,有着巨大的潜力,而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正是把握这一机遇的有力工具。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恒生指数在2024年全年上涨17.67% ,港股科技板块更是其中的重要推动力。展望2025年,港股科技赛道优势显著。
从政策层面来看,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中国也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为港股科技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能在政策红利下快速成长。像一些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港股科技企业,获得了政策在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发展势头迅猛。
再看估值,与A股和美股相比,港股科技股估值较低,这意味着较高的安全边际和投资机会。低估值使得在市场波动时,港股科技股更易吸引资金流入推动股价上涨。比如,某知名港股科技企业,其市盈率远低于同行业美股上市公司,在市场回暖时,股价涨幅明显。
创新能力也是港股科技企业的一大亮点。近年来,港股涌现出众多创新型科技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等,它们在云计算、电商等领域成果显著,持续推出创新产品与服务,不仅增强了自身竞争力,也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腾讯不断拓展游戏业务海外市场,开发新的游戏品类,业绩稳步增长。
国际化是港股市场的独特优势。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地位提升,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关注港股,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港股科技股,自然备受青睐。国际资金的注入,不仅带来资金支持,还提升了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
从业绩增长潜力来看,全球经济复苏和数字化转型加速,科技行业需求持续增长。港股科技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优势,有望实现业绩快速增长。比如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不断创新,拓展智能家居生态,营收和利润都有显著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从基金本身来看,它成立于2024年5月31日,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投资目标是通过指数化投资,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误差和跟踪偏离度的最小化。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该基金,间接投资港股通科技指数的成分股,分享港股科技板块的整体发展红利。
从基金规模和份额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份额达到2,204.43万份 ,显示出市场对其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在不断提高。其基金经理赵栩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背后是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专业的投研团队,能够有效进行股票选择和风险控制,为基金的稳健运作保驾护航。
在投资策略上,该基金主要资产投资于目标ETF份额,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不低于90% ,同时根据需要投资标的指数成份股票、备选成份股票等,在应付申购赎回前提下,更好地跟踪标的指数。这种投资策略既能保证对港股科技板块的紧密跟踪,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灵活调整,应对市场变化。
另外,作为ETF联接基金,投资者通过购买A股账户中的基金份额,就能轻松参与港股市场投资,无需开设港股账户,降低了投资门槛。并且它投资于多只港股科技股票,有助于分散单一股票风险,降低投资组合波动性。同时,利用港股通机制,该基金能更高效地进行资金流动和交易执行,还可能享有一定税收优惠政策,如股息所得税减免,提高投资收益。
当然,投资港股科技也存在风险,如市场波动风险、汇率风险以及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市场制度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等。但只要我们理性分析,合理配置,就有望在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中收获丰厚回报。
在2025年的资产配置中,我坚定看好港股科技赛道,而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无疑是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和配置的优质基金,它将助力我们在港股科技的浪潮中把握机遇,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工银瑞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