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工银港股通科技# 买港股,就选工银港股通科技,第22天
今天大跌。
不要怕。
长期逻辑没有变
过去三年港股科技板块研发投入强度从5.1%提升至7.2%,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而这三年沉淀的技术势能或正加速转化为商业价值,近期这些港股科技巨头发布的超预期业绩就是最好的说明。
腾讯单季营收重回两位数增长,美团核心利润飙升31%,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市占率突破14%,吉利汽车净利润大增213%……这些数据不仅印证了企业的发展成效,更让投资者意识到——港股科技板块正从“估值修复”转向“业绩驱动”的新阶段。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场财报季既是观察趋势的窗口,更是布局港股科技未来的良机,大家不妨趁着目前回调积极入手一波。
--------------------------------------------------------------------------------------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 ETF 发起式联接 C(019934)作为布局港股科技板块的指数基金,核心优势如下:
1、紧密跟踪指数,精准把握港股科技机遇
该基金主要投资于目标 ETF(港股通科技 30ETF),占比不低于 90%,通过复制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覆盖港股通范围内 30 家高研发投入的科技龙头企业。指数成份股聚焦硬科技领域,涵盖互联网(腾讯控股、小米集团)、生物医药(药明生物)、智能汽车(比亚迪)、半导体(中芯国际)等细分赛道,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超 70%,兼具行业代表性与集中度。
2、低费率结构,提升长期收益空间
管理费 0.45%/ 年,低于主动管理型基金平均水平;
托管费 0.07%/ 年,销售服务费 0.10%/ 年,整体费率结构透明且成本可控;
申购费率优惠(如天天基金网 0 折),进一步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
3、港股科技板块战略配置价值
低估值优势:港股科技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净率(PB)显著低于全球主要市场,安全边际较高。
政策与流动性红利:美联储降息周期叠加国内财政政策发力,港股市场流动性有望改善,推动估值修复。
与 A 股科技互补:港股科技涵盖更多互联网巨头(如腾讯、阿里)和国际化企业,与 A 股硬科技(如芯片、新能源)形成差异化布局,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4、专业管理团队与历史业绩
基金经理赵栩:拥有 17 年从业经验,现任工银瑞信指数及量化投资部副总经理,擅长指数化投资与风险管理,管理规模超千亿元,历史代表作工银深证红利 ETF 年化收益超 10%。
短期业绩亮眼:截至 2025 年 3 月 17 日,近 3 月涨幅 33.27%,近 6 月涨幅 67.05%,成立以来累计收益 58.58%,大幅跑赢同类产品。
5、全产业链布局与行业趋势红利
AI 技术驱动:持仓企业深度受益于 AI 技术突破(如腾讯云、商汤科技),AI 应用场景拓展(如智能汽车、云计算)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全球化与创新优势:港股科技企业国际化程度高(如小米海外收入占比超 50%),创新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6、资金流入预期与市场热度
南向资金持续加仓:港股通机制便利内地资金南下,2025 年以来港股科技 ETF 份额显著增长,市场情绪回暖推动估值修复。
政策支持:港股通改革(如优化标的范围)、科技产业政策(如 AI 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板块吸引力。
--------------------------------------------------------------------------------------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 ETF 发起式联接 C(019934)作为布局港股科技板块的指数基金,核心优势如下:
1、紧密跟踪指数,精准把握港股科技机遇
该基金主要投资于目标 ETF(港股通科技 30ETF),占比不低于 90%,通过复制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覆盖港股通范围内 30 家高研发投入的科技龙头企业。指数成份股聚焦硬科技领域,涵盖互联网(腾讯控股、小米集团)、生物医药(药明生物)、智能汽车(比亚迪)、半导体(中芯国际)等细分赛道,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超 70%,兼具行业代表性与集中度。
2、低费率结构,提升长期收益空间
管理费 0.45%/ 年,低于主动管理型基金平均水平;
托管费 0.07%/ 年,销售服务费 0.10%/ 年,整体费率结构透明且成本可控;
申购费率优惠(如天天基金网 0 折),进一步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
3、港股科技板块战略配置价值
低估值优势:港股科技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净率(PB)显著低于全球主要市场,安全边际较高。
政策与流动性红利:美联储降息周期叠加国内财政政策发力,港股市场流动性有望改善,推动估值修复。
与 A 股科技互补:港股科技涵盖更多互联网巨头(如腾讯、阿里)和国际化企业,与 A 股硬科技(如芯片、新能源)形成差异化布局,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4、专业管理团队与历史业绩
基金经理赵栩:拥有 17 年从业经验,现任工银瑞信指数及量化投资部副总经理,擅长指数化投资与风险管理,管理规模超千亿元,历史代表作工银深证红利 ETF 年化收益超 10%。
短期业绩亮眼:截至 2025 年 3 月 17 日,近 3 月涨幅 33.27%,近 6 月涨幅 67.05%,成立以来累计收益 58.58%,大幅跑赢同类产品。
5、全产业链布局与行业趋势红利
AI 技术驱动:持仓企业深度受益于 AI 技术突破(如腾讯云、商汤科技),AI 应用场景拓展(如智能汽车、云计算)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全球化与创新优势:港股科技企业国际化程度高(如小米海外收入占比超 50%),创新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6、资金流入预期与市场热度
南向资金持续加仓:港股通机制便利内地资金南下,2025 年以来港股科技 ETF 份额显著增长,市场情绪回暖推动估值修复。
政策支持:港股通改革(如优化标的范围)、科技产业政策(如 AI 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板块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