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收益#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机器人行业,越看越觉得机器人行业或许会成为下一个划时代发展的行业。记得以前,机器人在我们心目中还只是科幻电影里的角色,咿咿呀呀说话,动作生硬,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可现在,好像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就说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宇树机器人扭秧歌、转手绢,那灵活的动作,让我感觉机器人真的从科幻走进了现实。就像传统工业机器人曾经是固定在工厂里的“老黄牛”,如今的人形机器人已经变成了能文能武的“全能选手”,不仅能完成复杂的工业任务,还能在各种场合大显身手。
过完年,宇树的机器狗和机器人还都在京东商城上架;而且创始人更是参加了年初非常重要的民企座谈会。这就像DeepSeek,一下子从小众的圈子,破圈到10多亿人的生活中去。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又一个新能源汽车或智能手机级别的超级赛道!
从投资角度来看,机器人行业如今正从实验室走向平民化。以前的机器人动辄百万美元起步,现在成本已经大幅下降。比如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单机成本已经压到10万美元级别,马斯克还说预计2026年规模化生产后将降到2-3万美元。在国内,凭借制造业优势,机器人价格更是先行一步,像宇树机器人在京东的售价已经打到9.9万元起。2025年很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

见微知著,当下的机器人产业或许正在经历一场双重革命!首先是硬件革命,成本大降。过去5年,机器人的“关节”成本降了74%(从8500美元降到2200美元),“眼睛”(传感器)成本更是降了89%。就像当年智能手机从天价变成“千元机”一样,机器人也在经历这样的变革。其次,是软件革命,机器人愈发聪明。如果说硬件是机器人的“身体”,那AI就是它的“大脑”。现在的人形机器人搭载了最新的AI大模型,不用像以前那样写复杂的程序,说句话就能完成任务。比如,你跟它说“整理货架”,它就能自己分解任务,效率比传统机械臂高3倍!还有像华为的盘古大模型让机器人的图像识别准确率达到93.7%,这啥概念?就是说10个物体里面能准确认出9个。

说到这,肯定有一些小伙伴肯定想要跟上这个风口。机器人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角色,它的投资机会在哪里?机器人产业链像一棵大树,根系是核心零部件(执行器、传感器等),树干是整机制造,而树冠则是各种应用场景(工业、服务业、家庭)。现在投资机器人,就像当年投资新能源车一样,整条产业链都有机会。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选股风险太大,而且门槛太高看不懂。

所以,我更倾向于买相关的指数基金来分散风险。招商中证机器人指数背后跟踪的是中证机器人主题指数,它可以认为是一个“机器人全家桶”,把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公司都装进了一个篮子里。具体来说,从上游的减速器、伺服系统,到中游的整机制造,再到下游的应用场景,一键打包。这样就不用担心错过哪一个环节爆发的红利。而且,这个指数聚焦细分行业龙头,呈现小而美的特征。即使经过短期的上涨,指数成分股平均市值仍在180亿元,中位数97亿元,依然有35家公司市值不到100亿,偏向中小市值风格。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一下,投资机器人,就是在押注未来。这个未来也许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但路途中一定会有波折。保持耐心,做好各种投资预案,有合理的心理预期,才能在这场科技革命中有所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