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迎机遇#第五篇,自2021年中以来,医药板块在集采政策、医疗反腐等多重压制下持续回调,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大回撤超70%,A股医药板块估值亦跌至历史低位。随着政策面支持“真创新”暖风频吹,行业基本面拐点初现、多家头部创新药企2024年年报预告业绩超预期,近两月恒生医疗保健/中证医疗指数涨幅达24.69%/8.45%(数据来源:wind,2025/2/1-2025/3/31)。
政策面:支持“真创新”的产业政策预期持续形成,主要从市场化定价、商保支付支持创新药,通过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优化集采政策以避免低价恶性竞争。具体体现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国家医保局计划于2025年推出首版丙类药品目录,通过“基本医保+商保”协同模式,为高值创新药提供补充支付路径;近日网传集采优化方案征求意见稿,可能会是医保局“唯低价”集采政策转变的重要拐点,重质量时代来临。
基本面:商业化兑现和海外授权两大逻辑正处于加强阶段,创新药企迈入收获期。
一方面,各大药企对于创新药出海,或已由“选择题”转为“必答题”。国内创新药企随研发实力提升在全球 BD(商业拓展)中吸引力强劲,大额出海授权不断。相关券商统计今年年初以来国内创新药 License-out 项目累计超25项(截至2025/3/25),合作领域从肿瘤向自免、代谢等多元化方向延伸且项目阶段明显前移。中国创新药“研发溢价”正在被全球认可。另一方面,国内政策支持拐点确认叠加商业模式显著改善,多家创新药企业实现扭亏为盈或亏损收窄。据券商统计传统Pharma业绩表现韧性、收入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创新转型成效显著;Biopharma实现扭亏为盈,迈入盈利加速增长阶段。
估值面:历史低位,安全边际凸显。横向比较下申万医药生物指数近10年市盈率历史分位达34%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处于后50%分位(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30)。其中部分创新药指数仍处于估值洼地,具备中长期布局价值。
工银健康产业混合C基金聚焦健康产业,特别是创新药这一高成长性细分赛道。它通过A+H两地布局,既能够捕捉到A股市场政策红利和内需驱动下的成长机会,又能够分享港股市场创新药企业的全球化能力和估值弹性。这种跨市场的投资策略,有助于实现风险对冲,为我们投资者提供更加稳健的投资回报。从基金的表现来看,工银健康产业混合C基金在近3月获得了28.13%的收益回报,不俗的业绩表现与基金经理及其团队离不开关系,具备深厚的医学背景,能够穿透分析临床数据,精准把握创新药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基金的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科技的飞速进步,创新药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增长。中国创新药市场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更是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这些因素都为工银健康产业混合C基金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 ,我认为在创新药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背景下,借助工银健康产业混合C基金布局创新药板块,有望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工银瑞信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