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人形机器人成为了科技圈、投资圈乃至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从国内宇树科技机器人在春晚的惊艳亮相,到特斯拉的Optimus系列机器人引发全球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相对应的A股机器人产业链迎来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
为什么机器人投资能够如此火热?行业当前发展的格局如何?未来投资机会如何把握?景顺长城基金ETF与创新投资部基金经理张晓南就相关问题作出最新解答。以下为主要内容。
1、为什么机器人主题的投资最近这么火?
张晓南:这首先与人形机器人越来越接近实现量产有直接关系,2025年也被业内称为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将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自2022年特斯拉宣布入局以来,人形机器人就持续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两年多以来,人形机器人的各项能力——包括运动能力、思考能力等,都在快速进步,让投资者和社会各界越来越相信这将是一个可以实现的产品,而不仅仅是一个设想。进入2025年,特斯拉宣布将在今年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小批量量产,未来几年产量将数量级增长;国内的宇树、智元等人形机器人也宣布了自己的量产计划,快速这无疑给投资者带来了对这个新兴赛道的强烈信心。(文中提及公司名仅供举例说明,不代表个股推荐,投资需谨慎)
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是资本市场给予人形机器人的强烈关注的另一个原因。马斯克曾在特斯拉股东大会表示,如果人形机器人和人的比例是2:1左右,那么人们对机器人的需求量可能是100亿乃至200亿个,远超电动车的数量;长期来看,未来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如果能达到马斯克预期的2万美元,那么需求将会是巨大的,预计不会低于现有汽车行业的水平。根据世界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全球汽车销量约为8163万辆,假设人形机器人与汽车销量一致,按照马斯克提出的人形机器人单价2万美元计算,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10万亿。而在去年年底,高盛推翻了之前的人形机器人预测报告,将原先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2035年达60亿美元的数据进行重新估算后增加到了380亿美元,同时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将达140万台,这比原先的数据增加了4倍。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资本端市场预计全球人形机器人规模将从2024年32.8亿美元飙升至2032年66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45.5%。(截至2025.2.3)
第三,中国的零部件制造商的优势,越来越被投资者和产业界认可。可以说,任何一家人形机器人制造商,如果想打造成功的、高性价比的人形机器人产品,都绕不开中国的产业链。对比全球,中国拥有最全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超高的性价比,高质量工程师的数量也。
2、机器人有很多类型,为什么“人形机器人”会脱颖而出?
张晓南:相比于其他形态的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优势,是它的通用性。
不少商业领袖都提到过类似的观点。黄仁勋就曾提出人形机器人能够在人类建造的环境中高效运作,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为人类设计的,从门、楼梯到工具,无一不是为了适应人类的使用习惯。在人类的世界中,人形机器人无疑有最强的通用性。Figure的创始人Brett Adcock也曾提出观点“人形机器人是AGI的最终部署载体”。这些论断都是基于“人形”这个最通用的形态的基础上的。
从宏观角度来看,人形机器人或是人口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角色。我国处于人口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人口质量无法完全对冲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如老龄人口的护理需要、抚养比加大的同时,负责生产的适龄劳动人口短缺等,这就需要使用人形机器人抵补劳动要素的不足,使用人形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支持政策频出。我们看到工信部2023年9月发布《人形机器人揭榜挂帅任务榜单》,11月重磅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指导意见》按照谋划三年、展望五年的时间安排做了战略部署。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指导意见》的出台明确了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技术要点与行业发展方向,后续有望继续出现与人形机器人配套的实质性支持政策,推动国内人形机器人本体及产业链公司的发展。
3、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如何?当前有哪些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
张晓南:回顾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史后,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萌生阶段(1495-1972):
东西方历史均记载了对人形机器人的探索,这个阶段研制出的机器人能够实现简单的结构驱动;
早期发展阶段(1972-1986):
以早稻田大学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为主;
系统高度集成发展阶段(1986-2010):
以本田、软银为代表的日本公司开始研发、推出人形机器人,它们旗下的机器人应用场景较为简单,主要用作展览和娱乐。
高动态运动发展阶段(2010至今):
美国公司主导人形机器人赛道,制造出了科技含量更高、可完成搜救、配送等复杂任务的机器人。波士顿动力的Atlas、汉森机器人的Sophia、优必选的Walker、敏捷机器人的Digit、Engineered Arts的Ameca,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在研发。
目前人形机器人更多的被用到教育、展览、娱乐、服务等场景,Figure机器人,已经在物流领域有初步的应用,马斯克则设想首先将人形机器人应用在自己的工厂。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品的成熟,人形机器人将有望应用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4、机器人产业链哪些环节投资价值更高?
张晓南:要重点关注关节、传感器两个环节。现在人形机器人其中40%的成本都是来自于关节,还有 20%-25%来自于传感器,是价值量最高的两个环节,剩下主要是来自一些结构件、机器视觉、电池,音箱、喇叭等部件的成本。
人形机器人的关节执行器,有液压和电机两种驱动方案,除了波士顿动力,其他公司一般采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的执行器主要包括电机和传动部件,还有驱动器、编码器和轴承等部件。机器人的关节执行器又分为旋转执行器、线性执行器和手部关节执行器三类。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一共14个旋转执行器、14个线性执行器和12个手部关节执行器。在线性执行器中,丝杠是重要传动部件,在旋转执行器中,减速器是重要传动部件,减速器主要类型有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在手部关节执行器中,空心杯电机是重要价值部件。
传感器主要包括力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目前传感器的大部分市场仍被国外巨头如博世、意法半导体、霍尼韦尔等占据,人形机器人的需求体量有利于推动传感器的国产替代加速。尤其是具有高附加价值的六维力传感器等,值得重视。
如果看产业链,参考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主要也是分为:
上游为基础原材料以及零部件:基础原材料(铝镁合金、碳纤维)、核心零部件(伺服系统、控制器、减速器)、其它零部件等。
中游为机器人本体和系统集成:对机器人进行结构设计,利用上游零部件完成加工组装;系统集成则负责机器人软件系统开发和集成,根据终端客户个性化需求为不同客户提供应用解决方案。
下游为不同的应用场景:个人、家庭、商业服务应用、工业生产制造应用等。
5、看待国内的竞争格局以及国内公司在全球的竞争力?
张晓南:从整机环节来看,国内公司的进步速度令人惊喜,国内机器人厂商如宇树等,其产品表现出的运动能力,已经非常优秀。在2024年3月18-21日的英伟达GTC大会上,10个亮相的人形机器人品牌,中国品牌占了3个。在CES 2025中,英伟达发布Cosmos™平台,旨在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等Physical AI系统的开发,首批合作的14家人形机器人厂商中,中国厂商占据了6个。
从零部件供应的角度来说,中国无疑有显著的优势。未来人形机器人快速推广的关键条件,除了技术的突破之外,还有成本的下降,特斯拉指出合理的成本应在单台2万美元以下,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链是全球几乎唯一能满足此条件的。此外,机器人产业链与传统产业有一定重合,中国制造企业硬件端具备优势:参考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的发展,整装企业软件端倾向于自研自控,硬件端考虑性价比通常外购,中国企业凭借显著成本优势和在工业机器人/汽车产业的技术积累,有望占据先机充分受益。我们可以有个基本的论断,那就是要想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量产,绕不开中国的制造业供应链。
软件端其实也因为AI发展跨过“奇点”,带动了机器人的发展。在这块儿国内的企业也是在快速赶超的过程中,相信未来我们会实现“高质量”的国产替代。
6、通过机器人100ETF(159559)配置,有哪些优势?
张晓南:简单来说,波动率相差不大,但超额收益明显。
机器人100ETF跟踪的标的指数是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简称是“机器人100”(以下简称100)。这个指数是从“沪深北”三个交易所中选取公司业务范畴属于机器人产业,包括机器人、数控机床和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股票作为成分股。当前一共有100只成分股。
机器人100ETF成立于2023年11月30日,是首只跟踪机器人100指数的ETF。当前规模1.6亿元。跟踪该ETF的联接基金:$景顺长城国证机器人ETF联接A(OTCFUND|020893)$、$景顺长城国证机器人ETF联接C(OTCFUND|020894)$。(数据来源:Wind)
目前来说,该领域的产品主要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和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分别简称机器人指数、机器人100指数)。除了前两大权重行业机械设备、计算机外,第三权重行业机器人指数是家用电器居多,而机器人100指数则是电力设备偏多。自机器人100指数2015/2/25发布以来,机器人仅获得了43%的收益,而机器人100指数获得了103%的收益。机器人100相较于机器人指数超额非常明显。从波动率来看,机器人指数区间年化波动率31.9%,机器人100是32.3%,差别不大。(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2/20,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2020-2024年度涨跌幅分别为:46.36%、19.22%、-29.14%、10.71%、4.42%)
7、如果想参与机器人投资,有哪些建议给投资者?
张晓南:从组合投资的角度建议采取。面对当下仍具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的市场,可以考虑采用"核心+卫星"策略,将机器人100ETF作为卫星配置,在分散风险、降低组合整体波动的同时,还可以力争获得相对较好的收益表现。重点选择有完善投研团队和科技企业评估体系的机构。当前国产替代加速和数字经济政策红利,正是布局科技长周期的窗口期。卫星配置中需要弹性相对较大的投资标的,机器人100ETF较为合适。
当然,近期行业涨幅较大,投资者也需要注意盲目投资的风险。机器人制造涉及高技术门槛,行业可能面临激烈竞争,企业之间的利润压力可能较大,影响整体市场前景。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受到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如果政策发生变化,如补贴减少或技术瓶颈出现,可能对基金的表现产生不确定性。总体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是最重要的,不要盲目跟风。同时,基金投资需谨慎,避免将所有资金投入高风险资产,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
看好AI+浪潮下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机遇,可关注机器人100ETF(159559)及其联接基金
$景顺长城国证机器人ETF联接A(OTCFUND|020893)$、$景顺长城国证机器人ETF联接C(OTCFUND|020894)$,产品紧密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从沪深北三市选取公司业务范畴属于机器人产业,包括机器人、数控机床和工业自动化设备的100只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机器人产业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从行业分布来看,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主要聚焦自动化设备、软件开发、计算机设备与通用设备等科技创新属性强、竞争壁垒高且价值含量较大的细分子行业,并有望享受到国代替代叙事的推动。
————————
注:景顺长城国证机器人产业ETF及其联接基金晨星风险评级:中高,适合激进型、积极型投资者。

$景顺长城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联接C(OTCFUND|021485)$$景顺长城品质长青混合C(OTCFUND|015751)$$景顺长城创业板50ETF联接C(OTCFUND|017950)$$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OTCFUND|000688)$$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C(OTCFUND|021500)$$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ETF联接(QDII)A人民币(OTCFUND|017091)$
#机器人局部反弹!能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