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港股各主要指数再次考验去年10月高点支撑,这个位置的支撑力度还是很大的,叠加昨晚美股深V反弹,今天反弹的可能性比较大。

总结来说,从基本面、资金面与技术面三重维度看,当前都是布局港股科技的战略性窗口期。
一、长下影线背后的市场博弈:主力资金借势洗盘
长下影线形态往往意味着空方力量衰竭与多方反攻的临界点。3月31日,港股科技指数盘中触及两周新低,但尾盘快速向上收复,这一波动背后或许是“抄底”资金借短期调整清洗浮筹,趁机大量介入。
当前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位于历史22%分位,较纳斯达克指数折价近17%(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3.31),且AI技术周期带来的盈利增长尚未完全定价,所以内外资一致认为科技股的每一次深度回调,都是AI时代核心资产的“倒车接人”机会——南向不断创历史新高的净流入与高盛、大摩的接连“唱多”就是最好的证明。

此外港股科技ETF长下影线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或许可被视为一种反转信号,预示下跌趋势即将结束,是个埋伏后续反转向上行情的黄金时机!
二、基本面支撑:业绩兑现+政策催化双击
港股科技指数的核心成分股——腾讯、小米、小鹏等龙头,正迎来业绩与产业政策的共振期:
业绩超预期:腾讯2024Q4净利润同比增30%,广告与金融科技业务双轮驱动;小鹏汽车MONA M03车型销量占比超50%,2025年盈利路径明确;小米汽车业务毛利率突破20%,高端化战略打开第二曲线。
政策红利释放:工信部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行动,6G研发与算力中心建设提速;北京市科技局对新质生产力的扶持政策落地,直接利好半导体、智能汽车等赛道。
港股科技的波动,本质是科技产业变革期的估值重构过程。当市场被情绪主导时,我们更应关注两个确定性: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提升与AI技术渗透率的指数级增长。
长线思维决胜科技投资,昨日的长下影线,或许正是市场给予耐心者的馈赠。

以上观点仅供沟通交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小米配售8亿股,港股科技还能买么?##特朗普4月1日晚或4月2日宣布关税细节##“四月决断”如何操作?#
$国泰君安中证香港科技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22122)$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OTCFUND|012349)$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5311)$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2805)$
$易方达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3309)$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C(OTCFUND|0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