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节选优基#
2025年的科技投资已进入“硬核竞争”阶段。当AI大模型DeepSeek以开源模式推动技术平权,当国产AI Agent Manu横空出世并引发全球关注,芯片作为底层基础设施的价值被重新定义。科创板,作为中国硬科技企业的“试验田”,正孕育着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的“核爆点”——而科创板芯片板块,无疑是这场产业变革的“胜负手”。
一、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科创板芯片的“护城河”
1. 政策红利精准灌溉
• 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将半导体设备、AI算力列为重点支持领域,中央财政超长期国债中科技创新占比超40%。
• 科创板注册制加速企业上市,国家大基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深度参与,形成“科技-资本-产业”闭环。
2. 技术壁垒与国产替代共振
• 科创芯片企业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占比达47.84%,远超A股平均水平,中芯国际、寒武纪等企业在半导体设备、设计等环节实现技术突破。
• 美国技术封锁倒逼产业链自主可控,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至30%以上,科创板覆盖全产业链90%以上企业。
二、产业链优势:科创板芯片的“高成长基因”
1. 行业集中度与龙头效应
• 科创芯片指数(000685)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近60%,集中覆盖中芯国际(11.09%)、寒武纪(12.55%)等龙头企业,技术壁垒与国产替代属性突出。
• 芯片设计环节贡献超50%营收,AI浪潮驱动下,2024年上半年该环节归母净利润环比暴涨284.21%。
2. 需求端爆发:AI算力与场景渗透
• 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200亿美元,国产芯片渗透率有望从15%提升至30%。
• 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进入量产阶段,芯片作为核心硬件需求激增,例如比亚迪生产线已率先应用国产芯片。
三、基金经理与基金表现:专业能力赋能投资
1. 李佳亮的“指数捕手”之道
• 作为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李佳亮拥有8年从业经验,管理规模超95亿元,历史年化回报7.0%,擅长通过ETF工具捕捉行业Beta收益。
• 其投资理念强调“跟踪误差最小化”,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21607)降低投资门槛,适合普通投资者一键布局。
2. 业绩与工具优势
• 该基金成立以来年化收益127.29%,2025年年内涨幅13.92%,显著跑赢同类产品。
• 支持T+0交易,费率低至0.5%/年,机构持仓占比持续提升,2024Q4公募基金重仓规模环比增长20.55%。
2025年,科创板芯片板块正从“政策驱动”向“技术-产业-资本”协同驱动跨越。科技投资看长做短,科创板芯片是硬核赛道,$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A(OTCFUND|021607)$可作为我们参与其中的优选工具。
@南方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