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3月17日10:00,统计局发布1-2月经济数据。生产端,工业增加值同比5.9%,高于市场预期的5.1%,稍低于前值6.2%;服务业产出同比5.6%,低于前值6.5%。需求端,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4.0%,低于市场预期的4.5%,稍高于前值3.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4.1%,稍高于市场预期的3.8%,高于前值2.3%。
综合来看,生产端数据低于去年12月但好于预期,需求端数据高于去年12月但与预期基本持平,开年经济数据表现尚可。
1-2月经济数据解读:
开年经济表现稍好于市场预期。表征二产GDP的工业增加值在24Q4同比5.6%,今年1-2月同比5.9%;表征三产GDP的服务业产出指数在24Q4同比6.3%,今年1-2月同比5.6%。24Q4的实际GDP增速是5.4%,估算1-2月数据对应的实际GDP增速在5.3%左右,预计一季度经济能顺利达成5%的增速目标。需求结构上,投资端延续了房地产明显负增、基建和制造业明显高增的格局,同时增速均较去年底有所提升,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降幅收窄了3.6个百分点。消费端,限额以上零售主要是汽车偏弱,或与去年优惠政策的透支效应和高基数有关,其余项目总体好于去年底,其中通讯器材、文化办公、文体娱乐用品的零售增速大幅上升,反映了新一轮消费换新政策的效力;相比之下,去年下半年受益于第一轮消费政策的汽车、家电等消费增速有所回落。
对股市和债市带来哪些影响?
数据发布后,股票市场波动较小,债券利率有所上升。对于债券来说,过去一段时间的市场大幅调整和宏观叙事变化造成了近年少有的心理压力,投资者开始高度关注经济基本面的边际变化,因此对于稍好于预期的经济数据表现,债券市场特别是长端的调整更明显。对于股票来说,此前市场已经积累了不小的涨幅,宏观数据的小幅超预期难以带来指数层面的明显波动。风格上,由于存在高切低的需求,主要关注基本面的结构性亮点。相对而言,市场对消费提振政策已经有所预期,相关板块也提前反应,消费数据本身又低于预期,因此反而是此前关注度不高的投资数据好于预期,带动建筑建材、房地产等行业小幅走强。
后续有哪些机会和风险?
后续关注宏观政策取向的边际变化。今年宏观政策的储备空间较为充足,重要的同样是节奏。一方面,开年经济表现尚可,一季度有望实现高于5%的经济增速;另一方面,宏观政策的积极储备主要是为了应对外部风险的压力,当前尚未显露。因此,要关注宏观政策在近期是否有所收蓄,例如3月以来地方新增专项债的发行速度再次放缓,上周五金融数据发布后,《金融时报》连刊两篇文章阐述政策立场,意指不急于动用降息降准等总量型政策,对消费贷拉动消费也颇为谨慎。如此,则要关注经济回升的持续性。
资本市场的宏观逻辑回归基本面。虽然战略维度的东升西降叙事依然成立,战术层面需要更加关注基本面现实。随着开年经济数据揭晓、宏观真空期结束,近期是观察经济表现和政策动向的关键窗口。如果政策力度不减、经济继续向好,则高切低或会倾向大盘价值风格;如果政策力度收敛、经济动能减弱,则市场可能偏防御倾向红利风格。另外,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和tiktok禁令即将到期,3月底-4月初还要密切关注中美关税风险。
数据来源:wind
风险提示:相关个股仅供说明市场情况,不代表公司持有或承诺持有任何相关股票,也不构成行业或个股推荐,投资需谨慎。本文观点仅代表当下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详见基金法律文件。基金投资于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充分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进行投资,欲知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相匹配的情况可向销售机构处获得协助支持。
#消费提振政策17日官宣!投资机会来了?#
#3月A股春季攻势能持续吗?#
$交银中证A500指数A(OTCFUND|023022)$
$交银中证A500指数C(OTCFUND|023023)$
$交银中证A50指数A(OTCFUND|023052)$
$交银中证A50指数C(OTCFUND|023053)$
$交银创业板50指数A(OTCFUND|007464)$
$交银创业板50指数C(OTCFUND|007465)$
$交银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A(OTCFUND|020156)$
$交银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C(OTCFUND|0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