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我一直在寻找既能把握科技趋势又具备稳健属性的投资标的,直到我关注到科创板及其相关基金。尤其是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C(OTCFUND|023896),它让我看到了科技与投资结合的可能性。今天,我将结合自身研究和市场动态,分享对科创板价值的思考,并解析为何选择这只基金布局未来。
一、科创板的投资价值:政策、成长与创新的共振
科创板自2019年设立以来,就肩负着推动科技创新、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使命。国家政策对科创板的支持力度可谓空前,从“科创板八条”到新“国九条”,一系列政策为科技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和研发补贴。比如,2024年6月证监会发布的深化科创板改革措施,进一步优化了发行承销和股权激励机制,让企业能更专注于技术创新。
科创板聚焦的领域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比如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这些行业虽然技术门槛高,但成长空间巨大。以半导体为例,尽管面临国际贸易摩擦,但国内企业如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领域已实现突破,2024年半导体行业营收增速预计超20%。更关键的是,科创板企业普遍研发投入高,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中位数达12.62%,远超A股平均水平。高研发投入意味着技术突破的可能性更大,一旦成功,业绩爆发式增长可期。
二、AI赋能:科创板投资的“加速器”
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科创板的投资逻辑。从算力芯片到AI应用场景,科创板企业几乎覆盖了AI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比如,寒武纪的AI芯片订单在2024年四季度同比增长300%,直接带动了股价的翻倍。此外,AI在医疗、制造业的应用也在加速落地。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在医疗影像诊断中的准确率已接近90%,相关合作企业如云天励飞2024年净利润增速超50%。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AI赋能带来的不仅是行业机会,更是投资工具的革新。通过指数增强基金,我们可以一键布局560多家科创板企业,既避免个股波动风险,又能分享整体增长红利。比如,科创综指2024年四季度涨幅达17.28%,远超同期上证指数。
三、2025年科创板行情:震荡中孕育机会
展望2025年,科创板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上半年,市场需要消化前期涨幅和外部扰动(如美联储降息节奏、技术封锁风险),但政策红利和产业突破将提供支撑。下半年,随着半导体周期复苏、人形机器人量产等事件催化,指数有望突破1640点压力位,向1800点发起冲击。
核心驱动因素有三点:一是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国产替代加速和AI技术迭代形成合力;二是盈利增速领跑市场,机构预测科创板2025年净利润增速达38%;三是资金配置需求提升,社保基金、外资等长线资金持续流入。当然,风险也不容忽视,需警惕业绩兑现不及预期和流动性收紧的可能。
四、最新利好与投资机会
1. 政策利好密集释放:两会提出“人工智能+”行动,重点支持智能驾驶、具身智能等新场景;科创板再融资政策优化,企业融资效率提升。
2. 产品创新拓宽渠道:14只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获批,场外投资者可通过银行、第三方平台低门槛参与,管理费率低至0.15%/年。
3. 机构资金持续加仓:公募基金科创板持仓比例从2024年三季度的10.54%升至四季度的13.02%,外资通过ETF加速布局。
五、为何选择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C?深度解析
在众多科创板基金中,我最终锚定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C(023896),核心原因如下:
1. 业绩表现:稳健与弹性的平衡
截至2024年底,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9.24%,成立以来收益7.69%,在震荡市中表现稳健。尤其在2025年1月单日净值上涨4.58%,凸显其对市场反弹的捕捉能力。
2. 持仓与行业配置:聚焦硬科技龙头
基金前十大持仓占比约25%,涵盖恒玄科技、睿创微纳、爱博医疗等细分领域龙头,兼顾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三大主线。这种分散化配置既降低了个股风险,又确保了对科创板的代表性覆盖。
3. 基金公司实力:天弘的指数投资基因
天弘基金成立于2004年,管理规模超万亿,旗下指数基金以低费率、高透明度著称。公司对科创板的布局较早,投研团队对科技产业的理解深刻,为基金运作提供强力支持。
4. 投资门槛与流动性:亲民设计
该基金起购门槛低(10元),且作为指数增强产品,换手率适中(约200%-300%),兼顾交易灵活性与成本控制。此外,科创板ETF做市商制度(如华夏、鹏华相关产品引入做市商)的完善,也间接提升了场内基金的流动性。
科创板就像2013年的创业板,虽然波动较大,但长期看是“硬科技”企业成长的沃土。选择$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C(OTCFUND|023896)$,就像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领航员,用AI赋能的智慧策略,在科技浪潮中稳健前行。
@天弘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