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聊市场# 在清明节后,我建议关注以下几个科技赛道的相关产品和投资计划:
人工智能应用、量子计算商业化、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科技及半导体国产替代五大科技领域,结合产业政策与技术突破布局投资。
人工智能大模型垂直应用:随着通用大模型技术成熟,医疗诊断、工业设计、金融分析等垂直场景的专用AI工具将加速落地。例如医疗影像分析软件、智能制造流程优化平台等。可关注行业龙头公司(如AI+医疗领域的创业企业)及对应行业ETF。AI大模型正在经历从“训练侧竞争”向“推理侧革命”的范式转移。重点关注国产算力芯片(如寒武纪、海光信息)、液冷技术(如英维克、高澜股份)以及AI终端创新(如联想集团、雷鸟创新)。
量子计算商业化初期产品:2025年或成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节点,超导量子芯片、量子加密通信设备等硬件厂商,以及量子算法服务商(如药物分子模拟平台)值得关注。建议配置头部科研机构合作密切的企业,并分散投资降低技术路线风险。
新能源智能汽车核心增量部件:固态电池、800V高压快充系统、车路协同V2X模块等产品将随政策补贴加码及车企新品发布放量。重点投资上游材料(如锂硅负极厂商)与智能化增量环节(如激光雷达二线供应商)。
生物科技中的基因治疗管线:CRISPR基因编辑药物进入密集临床Ⅲ期,针对遗传病、癌症的基因疗法若获FDA/NMPA加速审批,相关CDMO企业及拥有独家递送技术的公司股价弹性较大。建议采用“龙头+中小创新药企”组合策略。
半导体国产替代2.0领域:在成熟制程设备自主化基础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碳化硅)器件、存算一体芯片等新兴赛道将受益于国产服务器、新能源需求爆发。可布局IDM模式企业及设备材料国产化率低于30%的细分环节。半导体产业链正在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化突围,重点关注国产刻蚀机(如中微公司)、薄膜沉积设备(如北方华创)、12英寸硅片(如沪硅产业)、高端光刻胶(如南大光电)等关键设备和材料。
投资策略上,建议以30%仓位配置科技主题ETF(如科创50、半导体指数),40%聚焦上述细分领域,剩余30%机动参与产业催化事件。@天弘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