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科创综指增强火爆新发# 科技创新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更是参与全球竞争的有力武器。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在重构科技创新生态,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此进程中,2025年1月20日推出的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观察科创板市场的晴雨表,更成为把握A股科技崛起的重要投资工具之一。
近日,$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A$ $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C$ 正式发售,为希望通过场外基金对科创综指进行布局的投资者提供了更为便利、多元的选择。
科创板从诞生之初就被赋予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与创新驱动推进器的双重使命,2024年底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81家,总市值规模超6.34万亿元,增速迅猛。
截至目前已有共计26只科创板指数,覆盖规模、主题、策略等类型,有效提升资本市场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服务水平。
科创综指作为首个覆盖科创板全市场的综合指数,其设计逻辑与功能定位体现了对科技创新生态的深刻理解。
从指数编制上看,科创综指定位为科创板市场综合指数,选取科创板上市满一年的全部非ST、 *ST股票,采用总市值加权方式,将样本分红计入指数收益,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在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截至2025年4月1日,该指数样本涵盖科创板符合条件的568只上市公司证券,市值覆盖度高达97%,平均市值134.75亿元,中位数54.33亿元。
其中市值最高超6900亿元,而最小市值不足10亿元,较为完整地呈现了科创板大、中、小盘企业的市值分布特征,既包含千亿市值的半导体巨头,也涵盖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科创综指通过分散化的行业布局和个股配置,构建了更均衡的投资组合,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仅为22.34%,显著低于科创50的54.65%。
从行业结构看,科创综指高度契合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以申银万国一级行业为例,样本中电子行业权重占比达43.5%,医药生物、机械制造、计算机、电力设备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15.8%、9.5%、9.3%、9.2%。若再进行细分,半导体细分领域占比达37.2%,形成了以半导体为引领、多领域协同的科技产业矩阵。
这种分布既反映了中国在半导体国产化等领域的持续突破,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单一行业过度集中的风险。
同时,科创综指通过纳入更多医药、机械、军工等行业的优质上市公司,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多元化覆盖,也更符合科技产业“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协同发展的客观规律。
硬科技底色的长期价值。正如科创板设立的初衷一样,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变革中,科创板企业以硬科技为引擎,实现了从实验室创新到民生福祉的价值转化闭环,完整演绎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技、产业与社会的协同进化。
科创综指精准刻画了尖端科技突破产业壁垒、重构社会生产生活的实践图景,并列举了科创综指样本股中在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及生物医药领域诸多上市公司实现突破的技术成就。
2020年至2023年数据显示,科创综指样本股营业收入年化复合增速达23.9%,归属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速达8.8%,研发支出年化复合增速达27.3%。也正是源于深度科技创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业绩高度。
截至4月1日,自基日以来科创综指年化收益率为3.69%,累计收益率为20.22%。 以近一年收益率来看,科创综指收益率达到24.01%。
天弘科创综指增强的发布,为希望通过科创综指布局前沿公司、把握科创板整体增长机会的投资者提供了合适的机会。@天弘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