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继续震荡:上涨2625,下跌2557,涨停97,跌停3
市场小幅度震荡,盘中一度逼近3400点,尾盘又回落,整体没啥问题。这段时间,A股表现的波澜不惊,但全球的其他市场真的是血雨腥风,给大家看一下3月份全球几个重要指数的表现:
恒生指数、深证成指、韩国、上证、巴西收益率为正,最高的涨幅2.87%;
美国的三大指数道琼斯、标普500、纳斯达克跌幅在5%以上,一直习惯了美股上涨、甚至还有定投的读者,投资信仰再一次经历考验。
本轮美股的回调,主要是2个原因
1 AI概念的去泡沫
因为AI大模型的出现,全球最为赚钱的公司,就一家——英伟达,市场上几乎所有的AI推理芯片都是它,所以资本对他的成长预期是非常高的:2023年的净利润同比增加581%,2024年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44%,2025、2026两年分析师的预期是同比增速52%和26%。3年的时间,净利润从40多亿,增加到1000亿美金以上。行业小弟,一举成为行业明星龙头。这种事情,只能在科技股里见到。
同期英伟达股价也非常不俗,2023年涨幅239%,2024年涨幅171%,狂奔的股价,在预期上是不能有丝毫打折的。
但没想到,今年遇到了大模型的“拼多多”——DeepSeek。原来要做大模型,也不是只有堆硬件一条路:5%的硬件同样能做出效果不错的产品,硬件打折性能不打折。这就直接影响了大家对于英伟达的预期,今年股价跌了19%.
2 美国经济
在美国总统上任之前,大家对于他的政策期待非常高:对内减税、对外挥舞关税大棒、发展制造业、美国政府瘦身、通胀水平降低,感觉这也行,那也行,搞经济,很简单,一句话的事。
但通过这2个月的情况来看,大家应该也看明白了:搞经济,哪有那么容易。
去年11月初的时候,我在文章里对这个事情做了一点讨论如下:
短期利好,中长期影响有限,甚至还是副作用。如今这个副作用,比我想的还大。想要看过去文章的,可以看这里,写于11月6日:对美国股市影响大吗?。
经济的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国的经济转型和发展,都需要和当时的社会发展、国民素质、国土资源情况相适应,也就是“要素禀赋结构”。每一个地区或者国家,应该推行的是比较优势战略,擅长什么就先发展什么,当然这个比较优势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
关于这方面,推荐一本书是林毅夫的《解读中国经济》,讲解的很精彩,适合有一定经济水平的人看。能够提高对于经济的理解,但对于投资没什么直接帮助。
连续回调多日的债基,今天终于上涨了。习惯过去2年债券牛市的投资者,最近有点懵,这个情况没见过啊?
但真实的情况是,过去2年的债牛才是那个更为少见的情况。对于债券的投资者来说,要清楚未来比较难再现过去2年的牛市,降低收益的预期,那种每天都要上涨的预期也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