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费率是行业趋势,但是低费率并不等于就是好的。凡事都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同质化凸显费率优势
大家可能比较熟知的情况是,同质化产品,大家业绩差异不大,费率优势会比较明显。
而提到同质化产品,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货币基金,然后是指数基金,再扩展到短债基金等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固收产品。
确实,这些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各家基金公司以及各位基金经理的主观努力,所能换来的成果相对较少。比如说货币基金,可能辛辛苦苦忙活一整年,大家主观层面的差距也是20BP顶天了。那从20BP-68BP乃至集合的120BP费率,影响可就太大了。
不过基金运作和基金经理管理中,有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是一定的变数,甚至是比较大的变数,哪怕同质化严重,也可能拉开不小的差距,这种情况更多出现在短债基金和指数基金上。
客观因素的冲击
影响比较大的客观因素,主要就是申赎和规模。
规模因素可能大家也比较熟悉,规模偏小的产品可能有些固定费用摊下来就有点肉疼。
申赎因素可能是大家时常忽略的,尤其是对于指数基金来说,这点影响比较明显。申赎情况相对较多的话,基金运作就没有那么稳定,尤其是投资者经常追涨杀跌,基金在仓位管理上就比较困难。去年924行情的时候就有比较极端的案例,连续大涨,连续涌入的资金无法及时加仓,造成基金涨幅明显跟不上指数涨幅。
而在债券基金方面,影响可能同样不小,连续的净赎回可能给到基金经理较大的变现压力,如果市场持续不太好,那只能被迫抛售部分资产,这可能就会让之前不少的努力付诸东流。而连续涌入大量资金,可能也会有无法及时配置到理想的资产,导致收益被稀释的情况出现。基金经理在发挥主观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和公司、渠道一起做好“负债端”的管理,把控好规模的变化。
低费率可能带来频繁申赎
低费率可能带来频繁申赎。因为“费率敏感性”投资者,自然趋向于投资低运作费率、低申赎费率的产品。再叠加上频繁交易,相关产品的申赎量可能就比较大。偏好短线进出的投资者,趋向于选择持有满7天0赎回费还业绩相对好或者费率就是低的产品。
其实低费率基金也更容易出现上面提到的极端情况,比如说924行情里,严重落后于指数表现的指数基金,通常是同类产品中费率较低的,有些产品几天落后的业绩,可能靠10年的低费率才能追回来。
如果指数基金规模比较大,申赎冲击影响就不大了。债券基金不好说,因为债券没有股票流动性好,变现金额越多变现压力越大,转圜的余地也就越小。
所以低费率不等于就是好的,不能只盯着低费率,还要综合考虑上面的风险。大体上,规模又大费率又低的指数基金以及规模适中费率又低的短债基金是更为稳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