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周报:看好医药创新优质资产,关注AI医疗+肿瘤早筛!
医药周观点:本周重点关注医药创新优质资产,包括创新产业链(CXO及上游)、创新药医疗设备及科学仪器、制剂出海等细分方向。同时积极关注AI医疗+肿瘤早筛细分方向,肿瘤早筛市场空间大、壁垒高,AI在医疗领域的的持续迭代升级,有望通过高阶算法和更多的相关基因靶点优化其检测性能,实现应用的不断突破;海外来看Grail在肿瘤早筛市场的产品商业化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初见成效;国内标的方面关注基因测序产业链,包括上游测序龙头企业(国产替代加速),以及中下游肿瘤早筛应用龙头企业。
1)创新药:复星医药斯鲁利单抗治疗小细胞肺癌在欧盟获批上市,中国生物制药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妥洛特罗贴剂获批上市,康诺亚司普奇拜单抗治疗过敏性鼻炎适应症获批上市。2)CXO国内需求见底,海外需求平稳向上,我们看好板块龙头企业逐季度订单和报表的持续兑现带来的估值修复。3)中医药:整体来看,上游中药材价格水平有所回落,后续有望逐步体现在中药企业成本端带来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其中,院内中药板块预计受到中成药集采影响较大,但中药OTC板块有望随着下游药店板块的企稳而有所企稳。4)疫苗及血制品:血制品下游需求繁荣行业基本面向好,持续看好静丙行业未来3-5年的发展潜力,其次关注浆站数量变化及头部集中背景下吨浆利润提升驱动的行业上行周期中潜在受益的龙头公司。疫苗方向基本面整体承压但部分重点公司业绩边际改善,关注重点公司24年下游库存周期改善带来的业绩拐点及mcv4疫苗25年市场拓展情况。5)医药上游供应链:重点关注上游成长型企业经营拐点,以及2025年生命科学产业链的收并购浪潮开启,此外关注四代测序业务25年的积极变化和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以及出海节奏。6)医疗设备与IVD:国内以旧换新政策逐步落地,有望在2025释放重大增量需求,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山外山,其次重点关注消费型医疗设备的顺周期复苏反弹,如怡和嘉业、鱼跃医疗;IVD方面,关注国内的集采政策落地后具体推进情况和在海外市场的仪器铺货及单产情况,如迈瑞医疗、新产业和亚辉龙等。7)医疗服务:部分刚需医疗服务以及消费医疗服务公司发布业绩预告,目前,刚需医疗服务受到医保以及政策影响预计仍受到压制;消费医疗方向上,我们预计眼科医疗服务行业逐步企稳,建议重点关注消费医疗代表眼科以及口腔行业。8)线下药店:前期市场担心的相关政策对于药店盈利能力的影响相对有限,目前看上市公司在当前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外延扩张相对谨慎,因而后续相关公司的表观净利率预期将有所提升(各上市公司开始施行降本增效的措施,且新开门店带来的亏损逐步降低)。此外,中小型连锁药房以及单体药房由于不具备供应链优势,有望被动出清,进而行业竞争将回归正常状态。投资建议:目前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后续建议重点关注相关上市公司。9)创新器械:短期仍然看好DeepSeek引领的AI产业变革驱动的部分器械产业链公司AI应用拓展潜力,重点关注医疗语义AI应用、AI病理筛查和手术导航机器人方向,25年关注骨科行业龙头确定性反转机会及远期的成长机会,持续看好短期扰动后电生理方向长期发展空间,重点关注电生理行业续约边际变化及技术平台迭代带来的下游基本面变化潜力,关注神介领域重点创新产品获批上市催化。10)原料药:板块业绩预告陆续读出,抗生素、肝素和GLP-1方向增长如期兑现。国内仿制药集采竞争加剧背景下,原料药领域建议关注制剂出海+集采规避方向,建议关注健友股份、国邦医药。11)仪器设备:关注行业报表修复贡献的股票定价安全边际改善。地缘政治因素有望驱动流式细胞仪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此外,受益于特别国债在高端仪器领域的持续投入,看好25年科学仪器行业的增速恢复,关注业绩出现强拐点科学仪器龙头。12)低值耗材:出海方向牵引部分公司业绩增长边际加速,短期关注丁腈手套行业的跨区域订单转移变化及OEM模式下低耗龙头出海具有持续开拓能力和产品升级的公司,关注重点公司下半年增量客户变化,中长期持续看好GLP-1产业链及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广阔市场潜力的兑现。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医药创新、医药消费两条主线下的优质资产,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新诺威、贝达药业、信达生物、和黄医药、众生药业、博瑞医药、健友股份、迈瑞医疗、三友医疗、惠泰医疗、微电生理、聚光科技、洁特生物,华大基因、圣湘生物、诺禾致源,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康龙化成、凯莱英,同仁堂、羚锐制药、健民集团、马应龙等。
风险提示: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