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人工智能、芯片为代表的科技板块表现强劲,重新唤醒了市场的投资热情。
然而,过去几年由于主动基金整体不佳的表现,加上科创100、科创综指、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指数ETF的强势宣传,许多投资者配置的都是指数基金。
但实际上我认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参与科技板块应优先考虑主动基金,投资难度更低;从实际业绩表现来看,无论是近期还是长期,也都是主动基金更好...
一、科技主题内,主动基金和指数基金的表现
经筛选,市场上所有名称含“科技”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112只(不含C类),其中,成立超过5年的共56只。
下图列举了近5年『56只科技主动基金』,对比4只比较有代表性的科技指数(科技50全收益、科技龙头全收益、科创50全收益、科创综指)
可以看到,这些主动基金绝大部分都战胜了科技板块的代表性指数(上图红色),其中,表现最好的基金近5年跑赢了科创综指约174%。(2020-03-24至2025-03-24,数据来源:Wind)
我们再看看今年以来的行情,春节期间,在DeepSeek和宇树机器人等科技创新的带动下,科技板块迅速走出一波行情,主动基金整体都有不错的表现,大部分都战胜了指数。
二、为什么在科技板块,主动基金更适合普通投资者
指数基金有风格稳定、费率低的优势,配置海外市场、消费行业或者港股时,可能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在科技板块,我认为可能主动基金好一些。
因为科技板块有以下几个特点:
技术变化很快,创新层出不穷
创新投入很大,又很容易失败
不同上市公司的硬科技实力相差巨大
科技股的股价波动很大
常常呈现出结构行情
由于以上特点,主动基金就更具优势:
1、主动管理更能适应剧烈波动的市场,根据股价波动动态调整比例。
2、主动管理可以更加集中布局结构性板块机会,比如前几年的5G和近两年的人工智能。
3、主动管理可以紧跟行业变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前布局有潜力的公司,剔除落后的公司。
指数基金只能被动跟踪指数成分股,半年或一年一次调样,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时间越长,差异越明显。
三、科技主题基金表现对比
前述的业绩对比,相对还是比较粗糙,因为还有很多科技主动基金名称不含“科技”,同样表现出色。
同时,科技板块涉及细分板块非常多,变化快,对专业知识要求高,一个人的知识背景和时间精力都有限,因此科技投资非常考验基金公司的整体投研实力。我发现那些科技投研实力强的公司,旗下基金往往整体都比较好。
我最近在梳理各家基金公司旗下科技基金整体业绩的时候发现,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团队作战的诺安基金整体业绩普遍都排名靠前,只不过他们的基金名称没含“科技”。
我现在把诺安旗下科技基,也放进刚才的对比中;也为了更科学的对比,我们选择两个更合理的区间。
每一轮的科技主线不一样,本轮行情是人工智能行情,始于ChatGPT发布后,我们从ChatGPT发布时间2022-11-30开始对比(截至2025-3-28,数据来源:Choice)
其中标红的是诺安旗下的7只科技主题基金,在102只科技基金中,无论是收益还是回撤控制都整体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
本轮上涨行情,始于去年9-24一系列政策发布后,我们再从2024-9-24开始对比,看看科技基金的上涨能力(截至2025-3-27,数据来源:Choice)
到该阶段,诺安旗下的科技基金也扩充到10只(上图标红),这些基金在同期117只科技基金中,上涨弹性也是位居中等偏上的。
其中邓心怡管理的诺安稳健回报,反弹至今已上涨了83.9%,表现出色。早在2023年年报中,就已经关注到机器人的产业进度。
另外,诺安精选价值主要关注A股科创板和H股创新药领域,今年以来上涨超30%。
四、投资中国科技,诺安一直都在
这些年,可以说中国科技的发展之路也是颇多坎坷,经历过被卡脖子、内卷、缺资金、被质疑等诸多磨难。
不过,诺安基金一直在坚定的看好中国科技,敢于进行前瞻性的配置,对半导体国产化、信创、AI全产业链的投资,都是公募基金中比较早就开始布局的。
对于国产化,诺安基金旗下产品基本皆有覆盖,其中,诺安优化配置、诺安积极回报目前主要布局半导体国产化和中国AI应用方向。而针对半导体板块,诺安基金这些年来一直坚定做“耐心资本”。
诺安优化配置刘慧影于2022年8月任职基金经理,在2022年基金年报中表示,“半导体国产替代的长期增长逻辑已经陆续显现在公司的业绩中。二十大确立大安全为未来发展主线,半导体的国产替代作为科技行业最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国家未来将完善新的举国体制支持行业长期发展。”坚定的看好半导体国产化板块布局关键卡脖子领域。任职以来收益超15%。创新高的天数达到23天。
诺安基金坚定看好中国科技,可以追溯到2018年贸易摩擦之前。
比如兆易创新,2016年上市以来,诺安基金就开始持有,并逐渐扩大持仓数量,连续持有10年。
中微公司,2019年上市就持有,2020年一季报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持续4年。
圣邦股份,2018年年报显示诺安已布局,2019年报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持续5年。
在细分方向中,诺安基金也做到了前瞻的布局,比如2022年ChatGPT尚未发布之前,诺安积极回报就已经布局了人工智能。在这几年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阶段,诺安积极回报又能依次提前潜伏于服务器、算力、光模块等赛道。
近期科技组又提早发觉了AI端侧应用的机会,如诺安创新驱动在2024年四季报中就有阐释:随着云端大模型预训练走向后训练,对算力端需求高峰或告一段落,AI手机、耳机、眼镜等智能终端新产品如雨后春笋。
诺安稳健回报也在四季报中提到:豆包大模型、DeepSeek V3版本均于2024年内更新发布,随着软、硬件调优迭代,有望实现使用成本的大幅下降和模型成熟度跨越奇点。相应的,基金持仓也有了调整。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可以说,诺安基金陪伴中国科技企业走过了国产化的漫漫长夜,一直在坚定的看好中国科技,紧跟科技创新的最前沿。既给科技产业链带去了更好的价值发现,也从中收获的不错的回报。
这种敢于前瞻的布局,不是莽撞,而是基于深入和全面的研究。诺安基金旗下专门设有科技组投研团队,共有9人,其中包括5名基金经理,多人拥有扎实的产业背景。旗下目前共有10只科技方向的基金。
下表列举了这些基金以及持仓方向
其中,我个人最看好的是陈衍鹏,我觉得他兼顾了进攻和防守,持仓比较均衡,波动相对其他科技基要小一些。我们还把他入选了2025年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榜单TOP100。
下图是他管理诺安益鑫至今的业绩表现,4年多跑赢科技50全收益约70%(2020-7-10至2025-03-28,数据来源:Wind)
邓心怡也值得关注,她是清华大学学士、宾夕法尼亚硕士,目前任研究部总经理,擅长中外宏观数据研判,中观产业逻辑分析,锚定国内最优成长。
下图是她管理诺安稳健回报至今的业绩表现,不到2年跑赢科技50全收益约16%(2023-6-5至2025-03-28,数据来源:Wind)
刘慧影,曾在纽约研究美股科技股,擅长用全球视野跟踪中美对标,对于国产化有坚定信心。
下图是她管理诺安优化配置至今的业绩表现,跑赢科技50全收益约33%。(2022-8-3至2025-03-28,数据来源:Wind)
结语:无论是本轮行情中,还是长期视角下,主动管理型基金在科技板块的优势都比较明显。
诺安基金凭借其专业的科技团队底蕴,对于产业的深刻理解和前瞻布局,已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多元的产品布局,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近期,诺安基金更进一步,发布了一份非常专业和全面的《中国科技—敢!2025年诺安基金科技投资报告》。报告是一份中国科技投资的“全景图”,以“技术平权”为核心,系统阐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及生命科学等五大黄金赛道的突破与机遇。
同时提出未来科技产业十大预测,强调中国正从技术跟随者跃升为全球规则制定者。
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才刚刚启程,强大的全产业链、巨大的工程师红利、拼搏不屈的创新精神是我们的坚实基础。看好科技板块的投资者,可以多多关注这几只产品后市的表现。
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个人研究分析,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