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可转债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是否存在布局机会?可转债可被视为“债券+期权”组合,投资策略如何?我们特邀深耕转债投资的专户投资部总监助理兼投资经理李杰,为大家带来解答。
本期嘉宾
李杰
复旦大学硕士,24年证券从业经历
2016年10月加入兴证全球基金;2017年6月任专户投资部总监助理兼专户投资经理
2000年9月-2016年10月,就职于兴业证券投资银行部,历任项目经理、高级经理、董事副总经理、董事总经理
7年深耕投资,擅长可交债、可转债投资管理
提问:9月24日至30日中证转债指数上涨7.86%,政策利好带来哪些影响?是否化解部分风险?
李杰:转债市场在流动性和债底有效性两个方面均得到缓解。从流动性看,转债指数反弹伴随着成交量快速放大,2024年9月30日转债成交额超过1000亿元,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从债底看,政策预期向好,宏观经济修复有望加速,上市公司作为各行业的优秀参与者直接受益,其经营业绩和财务稳定性可望得到改善,转债债底有效性得到加强。
我认为未来,含权资产值得重视。转债兼顾股性和债性,被认为是“攻守兼备”的投资品种,在保有权益弹性的同时,具有债底保护,具有较高配置价值。
提问:股市普涨下,转债市场结构上有哪些不同表现?
李杰:政策预期向好,权益市场强烈反弹,对偏债转债和偏股转债形成不同影响:
就偏债转债而言,基本面预期向好,前期市场下跌导致的高风险溢价补偿随之回落,偏债转债上涨实现盈利的同时,其性价比有所下降。
而偏股转债由于权益市场的系统性大幅上涨,其转股价值得到修复。正股上涨也降低了转债下修转股导致的摊薄效应,使得下修博弈价值上升。同时市场持续活跃有望导入增量配置资金,使得偏股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得到支持。在这样的共同作用下,偏股转债性价比和活跃度均有所上升。以上是从边际变化的角度来看待转债市场的结构影响。
如果以静态数据来看,部分质地良好的偏债转债提供的YTM仍具有吸引力,而偏股转债也面临权益市场波动、宏观经济修复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市场系统性上涨后,个券甄选并形成稳健组合十分重要。
提问:请回顾此前转债市场下跌的原因?
李杰:此前,转债市场6月至8月下跌7.47%,跌幅超过沪深300指数(下跌7.22%)。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今年违约和退市事件出现,导致之前起支撑作用的债底保护减弱。
观察5月以来经历了三个下跌波段:第一个波段对应年报披露后,评级机构对存续转债进行评级和调整。第二个波段在7月,某正股退市带动其转债退市,虽然债权的法律关系仍在,但对于二级市场而言,上市公司的壳价值和债底的支撑就显得更加脆弱了。第三个波段在8月,某转债出现了到期未能兑付的情况,构成实质性违约,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下跌趋势。
其中的差异在于:前期资质较差、业务景气周期较差的公司对应的转债下跌较多;而8月的下跌更多来源于系统性风险,同时伴随着流动性风险——由于机构减持和流动性收紧,导致一些资质较好的公司出现下跌。
提问:请介绍偏债转债的投资机会?
李杰:在市场下跌过程中可能会“泥沙俱下”,其中有一些报表健康、业务模式能够持续的公司,若YTM较高,或许会迎来良好的布局机会;一些资质相对较弱的转债可能在市场合理定价下提供了更高收益率,达到“物有所值”。
目前在投资策略上,以高等级转债稳健策略为主。希望优选业务报表健康的公司,提供较高YTM。如果权益市场及转债市场没有其它变化、债券市场没有降息,这就是债底收益率。之所以称之为“底”,是因为在YTM之外,债券市场利率下行和转债市场情绪修复等,将带来纯债溢价率的修复,可能提供一定的资本利得。
提问:除债底之外,如何理解期权作为转债另一盈利来源?
李杰: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权益市场上涨导致转股价值提升、转债市场活跃导致转股溢价率提升、下修转股价格导致期权价值重估。
前两者的区别,可通过转股溢价率计算公式中进行说明:
如果转债价格是110元,其中100元是转股价值(=面值100元/转股价格8元正股价格8元),另外10%是转股溢价率。“权益市场上涨导致转股价值提升”即正股价格假设从8元上涨至10元,转股价值就从100元上涨至125元(=面值100元/转股价格8元正股价格10元)。如果市场继续给予10%的转股溢价率,转债价格就上涨至137.5元。如果市场情绪很好,愿意给期权更高的溢价如15%,那么会出现“转债市场活跃导致转股溢价率提升”。
关于转债市场活跃程度,如果大类资产配置的大量资金进入市场,会使得转股溢价率水位提升。
提问:转债投资中,信用风险控制重要性提升,公司投研有何优势?
李杰:信用研究是公司本身的专业优势,比如转债研究员、信评研究员、风控同事和投资端投入力度大,在转债的出入库、动态监控等方面努力做到优秀,有能力筛选出基本面好、能还本付息的公司。另外,转债也是公司的传统强项。例如公司于2004年成立了境内首只可转债公募基金等,在过往历史上参与了转债市场机会
本文观点分享于2024年9月30日
风险提示:李杰,工商管理硕士,2000年9月-2016年10月,就职于兴业证券投资银行部,历任项目经理、高级经理、董事副总经理、董事总经理。2016年10月加入兴证全球基金,现任兴证全球专户投资部总监助理、投资经理。本文为投资者教育资料,仅用于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多角度的投资者教育素材,非营销材料,亦非对某只证券或证券市场所做的推荐、介绍或预测。本文内容不应被依赖视作预测、研究或投资建议,也不应该被视为购买、出售任何证券或采用任何投资策略的建议。本材料中的观点仅代表本人观点,今后仍可能发生改变。尽管专户理财产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产品存在一定风险,不保障本金不受损失、不承诺最低收益,投资者应在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后作出投资决策。本重要提示为本材料的重要部分,任何机构和个人在向投资者介绍或分发本材料时,不得删除本部分内容。投资须谨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观点分享于2024年9月30日,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