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磅会议接连不断,从9月24日、26日,到10月8日、12日。整体来说,大家对财政政策的最大感受是:
慢。
从9月24日预期转向开始,市场就一直在期待财政政策。或者,严格来说,从经济下行压力逐渐明显以来,市场就希望财政发力以提振经济。但是之前仅限于觉得“如果有增量财政政策,会对经济很有帮助”,9月24日以后(尤其是26日以后)预期变为了“增量财政政策一定会有,且一定对经济很有帮助”。预期经过市场情绪的自我放大,在市场上演化成了几天疯牛行情。
然后10月8日发改委开了发布会,没有提及什么增量政策,市场大为失望,当天沪指已经高开低走,之后基本上一路下行直至10月11日周五收盘。
市场的特点也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
急。
说真的,急死算了。先把预期打得特别高、超级高,上演一波轰轰烈烈的暴涨,再发现不及预期,于是暴跌。用一周走完一个月的行情,重新定义中国速度。。。
财政政策理应很慢
合理的预期是什么呢?财政政策本来就是很慢的。
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批准国家预算的权力,而众所周知的是,人大的全体会议一年只开一次。如果所有影响预算的财政政策都在这一年一度的会议上讨论、表决,确实是有些太慢了。所以,如果涉及到调整预算(例如,增发国债),可以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同意而实施(参见我国宪法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七条)。但人大常委会会议也不是经常开,比如,本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从2023年3月11日选举产生以来,一共开过十一次会议,最近的一次是2024年9月13日闭幕。平均大约一个半月左右一次。
从原理上来说,毕竟是要花全国人民的钱,决策流程当然需要慎重,经过人大或人大常委会的批准。这一点与货币政策不同,后者相对就更灵活一些,所以9月24日可以先开货币政策方面的新闻发布会。
总之,增量财政政策并不能由财政部自行决定。但市场仿佛认为,如果想要实施新的财政政策,只要一下决心,就是财政部一句话的事。
政策的“预期管理”
另一方面,“预期管理缺位”也是经常在批评我国经济政策的声音中出现。由于固有流程、保密要求等等方面的原因,政策端和市场沟通较少,以至于很多时候,大家对未来政策的预期只能靠猜。有时转向比较突然或剧烈,常常把大家打个措手不及。
经常被拿来比较的对象是美联储。美联储通过和市场的持续沟通,阐述政策制定的主要参照指标和逻辑,帮助市场建立预期,避免大起大落。不可否认,美联储确实在预期管理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他们负责的是货币政策,如上文所说,货币政策更灵活,拿来和财政政策比较,还是有点不太公平。
从预期管理的角度来说,可能最不一致的预期就是政策的时效性问题。财政政策的流程比较长,政策制定者们知道这个流程,或许觉得市场参与者们应该也一样早已知道。
但是大家实际上对流程的耗时不以为意,先觉得“这就是一句话的事,明天就能落地”,等了几天发现还没有下文,又觉得“想干早干了,你们这么拖,肯定是不想干”。
要是政策制定真的这么拍脑袋,那才是完蛋了。
此外,由于官方宣传口径的限制较为严格,没有定数的事一般不能随便公开,境内媒体也就不便捕风捉影。客观上也造成了把舆论阵地拱手让给外媒的局面:某博社、某透社,随便发点没有来由的小作文,就能把市场预期带到很高的位置(例如,盛传的财政政策规模力度,传言从2万亿一路增加到到5万亿、10万亿)。在一边没有消息、另一边有消息的时候,市场还是更愿意相信有消息的那一边,即便是假消息,反正先炒了再说。
财政政策比较缓慢,但投资者有不合理的、很着急的预期,又被小道消息煽风点火,引发疯牛行情带来暴涨暴跌,这样的市场环境对几乎所有人都是不友好的。这和A股投资者结构生态有关,也和预期、宣传方面的信息来源有关。
怎么办呢?
各方面都在努力改善预期管理
其实官方在不断努力。周六的发布会,蓝部长面对南方日报记者提问,两次提到“经过法定程序后向社会公开”。还出现“请大家放心”、“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的四点”等等表述,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财政部也知道市场的热切期盼,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该走的程序我们已经在尽力推动了,一旦有结果就会告诉大家的!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人民群众也在努力,官方口径确实限制较多,没走完流程的事情不方便说。那就其他人来说:
比如记者(会后第二个提问,南方日报记者就直接问“市场传言将有几万亿的财政政策安排,能否确认”);
比如券商(银河证券已经明确提出,本次财政部会议相关政策涉及的工具体量至少在5万亿元以上)。
直奔主题“到底几万亿”。虽然俗,但是市场真就关心这个。
小作文不能只有外媒写。
下一篇不吐槽了,分析一下财政部的发布会具体内容。
#每日信息前沿##重阳登高望,期迎慢牛市##积极的财政政策来了 A股从此绝处逢生?#
$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C(OTCFUND|007339)$$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A(OTCFUND|16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