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恒生科技指数单日下跌超3%,收报5,639.56点。此次调整直接受美股纳斯达克指数持续回调影响,后者自2024年12月高点已累计下跌13.54%。不过,wind数据分析显示,恒生科技与纳斯达克自2021年便呈现分化趋势,其核心逻辑在于中国科技股的独立叙事——政策驱动与内需升级(如AI产业落地)成为关键支撑。尽管短期受情绪扰动,但市场普遍认为,中国科技股的估值修复尚未结束,此次回调更多是技术性调整。
从科技板块的基本面与定量分析来看,估值低位凸显长期配置价值。 我们看看基本面,根据wind数据显示,恒生科技指数当前市盈率为18.3倍,低于近五年均值24.1倍,处于历史10%分位。尽管短期受情绪扰动,但其核心成分股(如腾讯、阿里、小米)2024年净利润增速中位数达12.5%,显著高于恒生指数成分股的8.2%。定量数据显示,恒生科技指数2025年前三月波动率达5.50%,高于纳斯达克指数的3.01%,但高波动也意味着超跌后的反弹弹性更强。
就目前而言,南向资金逆势布局,科技板块获共识性看好。
多家机构认为,港股科技板块短期调整不改长期修复逻辑。
其中,宝通证券表示,美联储降息周期下,港股流动性压力有望边际缓解,叠加南向资金3月累计净流入超200亿港元,资金面支撑显著。
中金公司指出,港股当前处于“左侧布局期”,政策真空期后的刺激落地将推动科技股反弹,可以关注低估值龙头企业。
而高盛则认为,类似2014年阿里IPO带动的“新经济”浪潮,当前AI技术突破(如DeepSeek模型)或成为恒生科技中长期行情的催化剂。
那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配置个股面临高波动与择时难题,而$恒生科技ETF(SH513130)$ 及其联结基金$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5311)$ 提供了一键布局30家港股科技龙头的便捷工具。该产品紧密跟踪指数,涵盖腾讯(权重10%)、阿里(8%)、美团(7%)等核心标的,分散风险的同时最大化受益于板块整体修复。当前指数点位较2月高点小幅回撤,恰逢年报季业绩验证期,正是逢低定投的黄金窗口。#消费贷额度普涨至30万!最长可贷7年##机器人概念调整,什么原因?如何应对?##深海科技万亿蓝海启航!产业或迎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