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财报提振信心,港股科技还能投吗?
养个铁公基
2025-03-25 12:43:01
来自江苏
  • 129
  • 132
  •   ♥  收藏
  • A
    分享到:

近期,港股科技正以“业绩爆发+政策松绑+估值洼地”三重优势,逐步成为2025年最具确定性的布局方向。恒生科技指数作为港股科技龙头的集合体,其持仓的腾讯、小米、美团等巨头,正以强劲的财报数据与未来的战略升级,重塑市场信心。

回顾2024年,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的业绩表现相当亮眼,三大核心持仓的财务数据印证了板块的成长逻辑:

腾讯控股全年营收6602.6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1940.7亿元,同比激增68%。广告业务受益于视频号商业化加速,游戏业务则凭借《王者荣耀》《DNF手游》等爆款持续贡献现金流。更值得关注的是,腾讯宣布2025年股息增加32%并回购800亿港元股份,以“真金白银”回馈股东,股息率+回购收益率超5%,成为价值投资者的“压舱石”。

小米集团:营收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跃升41.3%。汽车业务成为最大亮点,2024年交付超13.6万辆,2025年目标直指35万辆,单车毛利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落地,IoT设备与智能手机用户规模突破6亿,构建起科技消费闭环。

美团:全年营收3376亿元,同比增长22%,到店业务订单量增长超65%,外卖单日订单峰值突破8000万单。AI与无人配送技术的投入开始显现成效,无人机配送网络覆盖300余个城市,配送成本下降20%,技术壁垒持续加固本地生活护城河。

这些巨头的业绩爆发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核心业务深耕+新兴赛道突破”的双轮驱动策略。腾讯的广告与游戏、小米的汽车与IoT、美团的本地服务与AI,均踩中数字经济与消费升级的长期趋势,为恒生科技指数提供了扎实的增长底座。

政策面的松绑为港股科技板块注入强心剂。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推出“港股通人民币计价”试点,优化沪深港通交易机制,并放宽港股通标的纳入标准。同时,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全球流动性转向宽松,港股市场折价率从2024年初的40%收窄至25%,科技股估值修复空间巨大。

更关键的是,对数字经济与硬科技的扶持力度持续加码。从“十四五”规划到“数据二十条”,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超过60%的企业涉及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有望直接受益于政策倾斜。

当下,恒生科技指数正处于“倒车接人”的关键节点。其在2024年涨幅达35%,但经历短期调整后,PE(TTM)仍仅18倍,显著低于纳斯达克综指的35倍。腾讯、小米等龙头股的股息率+回购收益率超5%,性价比凸显。

更值得关注的是,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港股市场,2025年初单日净流入规模多次突破200亿港元,其中科技股占比超40%。外资机构亦开始回补港股仓位,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纷纷上调恒生科技指数目标点位。指数在年线附近获得强支撑,MACD指标出现底背离信号,反弹动能蓄势待发。

245fcfb21e80f6f7edbaf8246000ab2a_

如果看好恒生科技指数,不妨关注$恒生科技ETF(SH513130)$,该指数成分股包含近期热度比较高的小米、联想集团比亚迪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和美团等。当前,恒生科技指数正处于“倒车接人”的阶段,场外投资者可通过联接基金$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5311)$ (015311)参与,推荐速速上车,把握港股科技牛市行情。#四月决断临近,如何应对?##基金二期落地,再掀投资热潮##深海科技是下个低空经济吗?#

1741054681219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https://1458esb.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