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市场再现震荡,恒生指数低开2.43%,恒生科技指数跌幅达3.11%,阿里巴巴等科技龙头领跌,板块回调引发市场关注。然而,短期的调整往往孕育着中长期的机遇——在科技股估值回落之际,资金正借道$恒生科技ETF龙头(SH513380)$ 悄然布局,近20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超14亿元,规模攀升至43.68亿元,份额突破65亿份创近一年新高。市场分歧之下,一场关于港股科技股的“逆向布局”悄然展开。
对于此次回调,多家机构给出了理性解读。方正证券指出,当前港股上涨的核心逻辑并未改变,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中枢水平,远未达到过热状态。支撑港股中长期向好的四大动力依然清晰:中国经济复苏带动企业盈利回升、流动性环境持续改善、科技产业变革加速以及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配置需求提升。中金公司则强调,港股定价最终将回归盈利基本面,若科技企业业绩兑现,股价上涨与估值下修的“双击”行情或将成为现实。银河证券进一步锚定三大投资主线:AI应用加速落地的科技板块、政策托底的消费领域及高股息资产,而科技股作为“盈利弹性先锋”,仍是贯穿2025年行情的核心主线。
在此背景下,恒生科技ETF龙头(513380)的价值愈发凸显。作为港股“科技旗舰指数”的跟踪工具,其成分股聚焦30家与科技主题高度关联的龙头企业,涵盖互联网平台、半导体、新能源及生物科技等硬核赛道,堪称港版“纳斯达克”。从数据表现看,指数韧性十足——今年以来累计涨幅20.86%,近一年涨幅高达55.84%,显著跑赢市场基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成分股兼具“软硬实力”:既有AI算力、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领军者,也有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实体产业的创新者,充分捕捉科技产业升级的多维红利。
放眼全球宏观环境,尽管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但海外利率下行趋势未改,港股流动性压力有望逐步缓解;国内政策端“适度宽松+积极财政”的组合拳持续发力,为科技企业创新提供沃土。短期波动实为长期趋势中的“中场休息”,当前港股科技板块的调整,恰为投资者提供了低位增配的黄金窗口。$恒生科技ETF龙头(SH513380)$凭借高弹性、交易便捷等优势,成为资金抢筹科技反弹的利器。对于场外投资者,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A类012804;C类012805)同样提供便捷布局通道,布局港股科技核心资产。#特朗普“对等关税”细节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