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躁动与AI热潮:对于中国科技应有怎样的投资预期?
华夏宋老师
2025-02-11 11:05:01
来自北京
  • 1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历史总在无声处惊雷——

 

20世纪中叶的大漠荒原中,钱学森等一众科学家隐姓埋名铸就 “两弹一星”,让一个新生共和国的脊梁在核威慑的寒夜里挺立如松;

 

21世纪首个二十年的中国航空科研前沿,一场由创新驱动的六代机研发征程,正在雕琢出属于东方大国的“天空之矛”。


而站在2025年的伊始,此刻的中国资本市场,一场由AI点燃的认知革命正在撕裂旧秩序的暮霭。


在蛇年新春之后的四个交易日里,DeepSeek概念指数大涨36.4%,深证成指上涨4.7%领涨全球重要宽基。(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5.2.5-2025.2.10,统计范围为Wind-全球重要指数)


这不仅是数字的狂欢,在龙头20cm涨停的K线里,在科创板量价齐升的分时图上,我们分明看见:


一个民族对科技自主的集体意志,正转化为资本市场的定价权重构。


01 “躁动”之春

当资本的洪流撞见未来科技的觉醒


在A股市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向来有一个明显的经验规律:即便是机会寥寥、甚至困难重重的年份里,一年之中也至少会涌现出两波行情。而“春季躁动”基本牢牢地占据了其中一席之地。


正因如此,每年的1-4月,向来是年内必须高度重视的一次超额收益窗口。尤其是春季躁动的主升阶段,更是可能成为左右投资者全年胜负的决定手。


事实上,催生春季躁动的逻辑众多。可能是友好的货币、信贷环境,可能是较为充裕的流动性,可能是业绩真空叠加政策博弈带来的想象力,甚至可能是年初的“欲扬先抑”打开的上涨空间。


或许任何一个单一因素都难以独自驱动一波翻腾的上涨行情,甚至某些因素在特定情境下可能与行情走向背道而驰,但最终呈现的结果是,众多因素相互交织、相辅相成,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确实为A股在春季构筑了一个相对阻力最小的投资窗口。



如上图所示,从2010年至今的历史数据来看,A股的春季行情在2/3的年份中出现,上涨持续时间均在一个月以上。


而且在出现春季行情的年份中,上证指数平均上涨14%,且八成占比下,涨幅会超过全年表现。(来源:长江证券



分月来看,2月的上涨概率是最高的,高达76.9%,成为春季行情的核心区域。(来源:华泰证券


站在当下,从Deep Seek的横空出世撼动全球,到德意志银行那份石破天惊的研报——《China eats the world(中国吞噬全球)》摆上全球投资者的案头,A股、港股久违的放量大涨再度启动,一场关于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大戏拉开了帷幕。


当资本的洪流正沿着时代的方向奔涌,2025年的“春季躁动”,注定将绝非简单的日历效应。


02 破壁者宣言

当“算力霸权”遇上“中式创新”


1957年,正值美苏冷战的烽火熊熊燃烧、太空竞赛激烈角逐之时,苏联的卫星率先划破北美的夜空,犹如一记警钟,让美国深刻意识到自身在科技等核心领域可能潜藏的落后隐忧。


时光流转至2025年,在硅谷的大模型团队还深陷“越强越贵”的成本泥沼之际,来自中国的DeepSeek-R1以“1/18的训练成本、1/10的团队规模、不分伯仲的模型性能”(来源:中国新闻网),开启了开源大模型的"低算力、白菜价"的崭新篇章。


DeepSeek-R1的问世标志着国内AI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这仿佛是一场属于中式创新的“破壁者”宣言:


动态神经元激活技术如同《三体》中的“水滴”,以四两拨千斤的姿态穿透传统Transformer架构的臃肿;混合精度量化算法则像《天工开物》里记载的冶铁术,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同时,大大减少显存的占用,提高训练效率。


这不是简单的成本控制艺术,而是算法革命的范式跃迁。这场科技史上值得画下“惊叹号”的技术平权运动,迅速瓦解了美方企图以“小院高墙”打造的科技霸权壁垒。"算力霸权"的消失与中国团队在模型架构创新的突破,使得美方技术封锁的边际效益持续递减。


更重要的是,一切始于AI突破,却不止于AI突破。


DeepSeek的意义,远不止于技术层面的革命。在资本市场上,它引发了强烈的连锁反应。这不仅是股价的简单波动,更是资本市场对中国科技实力的重新审视与定价,是中国科技在全球舞台上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在部分领域开始领跑的有力证明。


正如德银在研报中所强调的:低成本AI模型的技术突破,叠加制造业竞争力优势,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或将消失。

 

这无疑是属于中国科技乃至中国资产的——21世纪价值重估时刻。


03 觉醒与认知

投资中国科技的题中应有之义


“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爱因斯坦的这句告诫,恰似当下投资中国的注脚。


国际资本显然已经捕捉到了这种范式转换,在恒生科技ETF连续上涨的背后,不仅仅是低估价值的回归,更是大国叙事的重构。


德银的“中国主导论”绝非盲目乐观,有远见卓识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要洞悉这场变革,我们需要用望远镜而非显微镜。


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恒生科技指数的预期市盈率为17倍,而纳斯达克100指数则为27倍,相较纳斯达克100指数折价37%。(来源:格隆汇,2025.2.8)这三分之一的价差里,藏着全球资本滞后的认知时差。


对于中国科技板块,首先需要的是一轮重估与觉醒。而对于认知的定价,则是接下来的关键步骤。


在DeepSeek重塑全球AI格局的过程中,除了人工智能ETF备受关注,这种底层逻辑的质变同样在引发三重定价的重构:


一是应用层——DeepSeek的创新带来成本极致优化,AI普惠之下,从垂直场景应用爆发到AIGC 应用拓展,中国AI应用层有望呈现"寒武纪大爆发”。



相关指数与ETF:游戏、金融科技、文娱传媒


二是终端——智能体设备集成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语音交互和大模型AI助手,将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丰富便捷的体验。随着产品的不断迭代更新,需求有望逐步攀升,当前AI终端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前夜。


相关指数与ETF:机器人、消费电子、智能车


三是算力——正如节能家电的发明并未降低对电力的需求,而燃料效率的提升反而增加了燃料的使用量,在AI发展的浪潮中,底层算力仍将是产业线索中的确定性所在。



相关指数与ETF:芯片、云计算、5G通信、数据、信创

 

纵览全球,从ChatGPT的出圈时刻,到DeepSeek的弯道超车崛起,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让人工智能再次成为风口浪尖的焦点,AI产业正迎来颠覆性的发展。


聚焦国内,随着传统的“旧引擎”逐渐落幕,中国的宏观经济转型正逐步进入新周期,以半导体和AI技术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承载着更高的期望与使命。


一边是生产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另一边则是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下,国家安全与自主可控的客观要求,面向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前沿科技领域,迫切需要这场从0到1,再从1到10的“开拓式创新”。


在A+H股科技板块K线图画出进攻形态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资本市场的春季躁动,更是一场被视为“国运”级别的壮丽突围,科技树的生长方向正在发生深刻偏移。


诚然,短期AI产业烈火烹油,交易行为天然带来波动,基本面数据的强化亦非一朝一日。但从黑神话悟空的震撼,到DeepSeek的突破,再到哪吒的崛起,我们见证了中国新兴产业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当全球创新版图迎来东方坐标的重构,此刻布局中国科技赛道,更应放眼长远——绝非为了追逐市场情绪的浮沫,而是在躬身入局新一轮科技大国崛起的潮汐。


在这轮由硬核科技驱动的产业革命中,战略定力远比短期逐浪更为珍贵。毕竟在这个“方向重于速度”的时代,能不能顺应形势、把握变局,往往能决定普通人未来数年的财富格局。


而ETF的作用恰好在此刻显现:当普通投资者面对科技板块的高波动与高壁垒时,不如借助ETF这样的工具化投资,去坚定地信仰一类趋势、一种未来。


与时代共振者,终将被时代奖励。


风险提示

以上不构成证券推荐。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A(OTCFUND|008585)$

$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C(OTCFUND|008586)$

$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联接A(OTCFUND|012768)$

$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联接C(OTCFUND|012769)$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18344)$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8345)$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联接A(OTCFUND|008887)$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联接C(OTCFUND|008888)$

$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联接A(OTCFUND|008086)$

$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联接C(OTCFUND|008087)$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https://1458esb.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