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科技产业正经历深度重构,MSCI亚太指数年内涨幅达13.4%,其中半导体、新能源等硬科技板块贡献超60%涨幅。这场由AI算力革命与半导体东移引发的产业浪潮中,$亚太精选ETF(SZ159687)$凭借前瞻性布局,今日截至午盘逆势上涨1.58%,科技与半导体板块成为核心驱动力,印证其"提前布局硬科技赛道"的战略价值。
日本经济复苏为区域增长提供稳定器。2024年日本GDP增速达3.2%,创近十年新高,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5.8%,企业设备投资连续18个月正增长。野村证券指出,随着丰田固态电池量产计划推进,日本材料企业迎来新机遇。出光兴产投资213亿日元建设硫化锂工厂,预计2028年产能达千吨级,将直接受益于全球电动车电池技术升级浪潮。三菱UFJ测算,日本材料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的专利储备占全球43%,技术优势显著。
中国科技股成为核心增长极。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年内平均涨幅超27%,AI技术产业化加速释放红利。华泰证券数据显示,中国AI芯片设计企业2025年订单量同比激增300%,寒武纪云端芯片市占率提升至28%。值得注意的是,港股通机制下南下资金持续流入,1月净流入额达1256亿港元,创四年新高,为中概股估值修复提供流动性支撑。
半导体产业链是最大亮点。台积电宣布加码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建设3座12英寸晶圆厂并设立研发中心。机构测算,若2026年实现3nm工艺量产,台积电AI芯片收入占比将提升至45%。叠加联电、中芯国际等企业产能扩张,亚太地区在全球半导体制造环节的份额有望从58% 提升至65%。这种制造端的技术突破,正推动全球科技产业重心向亚太转移。
在此背景下,跟踪亚太精选指数的亚太精选ETF(SZ159687)展现出独特配置价值。该指数前三大权重行业半导体(28%)、信息技术(25%)和新能源(18%)形成完整科技产业闭环,成分股平均研发费用率达15.3%,显著高于全球科技板块。产品通过三大机制构建投资护城河:一是全产业链覆盖,深度布局AI芯片、动力电池、智能终端三大高景气赛道;二是动态优化策略,每季度调整成分股确保纳入最新技术突破企业;三是跨境优势,通过港股通+ QDII双重渠道捕捉资金流向。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南方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发起联接(OTCFUND|021190)$ 便捷参与。当前指数市盈率(TTM)18.7倍低于纳斯达克科技股的23.5倍,PEG仅1.1倍,配置价值凸显!#RISC-V概念股崛起!能追吗?##美股连续大跌,还能定投吗?##人形机器人万亿赛道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