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亚太地区资本市场呈现显著结构性分化。MSCI 亚太指数(除日本)年内涨幅达18.6%,其中日本TOPIX指数上涨 24.3%,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 35.1%。这种区域协同上涨态势,与全球产业链重构及AI技术革命深度关联,日本企业设备投资同比增长5.1%,创三年新高;中国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15%,带动AI芯片需求激增 43%。数据显示,南下资金年内净买入港股超3000亿港元,其中台积电、腾讯控股等标的获重点配置。
日本经济复苏与中国科技升级形成共振。日本2024年四季度GDP折合年率增长2.2%,连续三个季度保持正增长。企业设备投资同比增加5.1%,创近三年新高,主要受益于半导体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升级需求。消费端,日本持续宽松政策推动工资增长 3.2%,带动零售销售额同比上升4.8%。这种 "投资+消费" 双轮驱动格局,使日本股市估值修复空间达20%以上,丰田汽车、软银集团等企业年内涨幅均超25%。
中国科技板块则成为另一增长极。在DeepSeek大模型技术突破带动下,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加速AI应用落地。数据显示,腾讯混元大模型已服务120万家企业客户,美团无人配送车订单量同比激增180%。政策层面,国家发改委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目标提升至12%,进一步催化科技股估值重构。中国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保持15% 以上增速。
半导体产业链重构催生确定性机会。作为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台积电2025年前两月销售额同比增长39.2%,达5533亿新台币。其先进制程产能利用率持续满产,AI芯片订单占比突破35%。市场预计,随着国产光刻机技术突破,台积电若完成对Intel晶圆厂的收购,将进一步巩固其垄断地位。
在区域协同与技术革命的双重背景下,具备全球化布局能力的指数基金更具配置价值。以$亚太精选ETF(SZ159687)$ 为例,其前十大重仓股涵盖台积电、腾讯控股、丰田汽车等核心资产,形成"东亚制造+数字经济"的组合优势。该产品通过量化模型动态调整持仓,近一年超额收益达4.2%,最大回撤控制在15%以内,显著优于同类产品。
对于场外投资者,可关注其联接基金$南方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发起联接(OTCFUND|021190)$ 。该产品既能捕捉AI算力需求,又可以做到分享消费升级红利。其C份额持有30天免赎回费的设计,适合波段操作;A份额申购费1折起的优惠,降低长期持有成本。
当前全球半导体行业处于朱格拉周期上行阶段,叠加亚太地区AI技术应用加速,为跨区域配置提供战略窗口。在关税政策等短期扰动下,这种分散化配置既能规避单一市场风险,又能分享技术革命红利,适合作为家庭资产组合中的"稳定器+增长极"。#高盛:中国股市正迎“史上最强开局”##美股波动加剧,你准备怎么投?##中国资产爆发!摩根资管:重估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