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复苏中继续扮演关键角色。根据IMF最新预测,2025年亚太地区整体GDP增速预计达4.7%,其中韩国、菲律宾、越南等新兴经济体增速分别达1.95%、6.1%、6.6%,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于3月12日宣布降息,与美联储“按兵不动”形成政策分化。这一宽松周期旨在对冲美国关税政策对出口的潜在冲击,同时为本地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值得关注的是,亚太地区科技、新能源产业链的盈利预期持续上修,成为资金布局的核心方向。
就目前而言,亚太板块虽有小幅回调,但其高成长性核心价值逻辑依然清晰,我们从以下方面来看:
首先从基本面来看,低碳转型与盈利修复双轮驱动。
富时亚太低碳精选指数覆盖11个亚太经济体中的214家中大型企业,聚焦低碳技术、清洁能源及高效制造领域。2025年一季度,指数成分股中半导体龙头台积电(权重7.3%)净利润同比增长22%,三星电子(5.1%)因AI芯片需求激增上调全年营收指引;日本丰田(4.8%)氢能车型销量同比翻倍,凸显低碳技术商业化提速。
其次是资金面来看,跨境资金持续增配,ETF规模逆势扩张。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13日,跟踪该指数的$亚太精选ETF(SZ159687)$ 规模达2.38亿元,较年初增长28%;过去4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34亿元,显示资金对亚太低碳资产的认可。从持仓结构看,外资通过沪深港通增持A股成分股(如宁德时代、隆基绿能)的同时,日、韩市场ETF资金流入规模亦创年内新高,投资价值显著。
最后是看估值,富时亚太低碳精选指数横向性价比凸显,纵向修复空间明确。
当前指数动态市盈率为15.8倍,低于MSCI亚太指数(18.2倍)及标普500指数(21.5倍)。细分行业中,新能源板块估值分位处于近三年30%低位,半导体板块则因盈利改善驱动估值修复至历史中位水平,整体配置性价比突出。
对此,多家头部券商于3月12日发布报告,也表示,一致看好该指数的战略价值:
其中,华宝证券指出,亚太地区碳排放交易体系扩容(如日本碳价年内上涨35%),推动企业低碳转型从“成本项”转向“利润项”,指数成分股平均碳强度较行业均值低42%,具备显著的ESG溢价空间。
而民生证券测算,指数成分股未来三年盈利复合增速达12.3%,高于MSCI亚太的9.8%,且股息率稳定在2.5%-3.0%,攻守兼备属性突出。
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亚太精选ETF(159687)是布局该指数的高效工具:
第一是基金跟踪精度高:2024年四季度年化跟踪误差仅0.23%,显著低于同类QDII产品;
第二是流动性充裕:2025年3月13日成交额达13.02亿元,溢价率稳定在1%以内,无折价套利风险;
第三是成本优势突出:管理费0.2%/年,托管费0.05%/年,显著低于主动型QDII基金(平均1.5%+0.25%)。 ”
历史表现显示,该ETF在2024年收益达13.5%,2025年一季度继续领跑跨境ETF。投资者可通过场内交易(159687)或场外联接基金$南方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发起联接(OTCFUND|021190)$ 灵活参与。#消费提振政策17日官宣!投资机会来了?##历史首次!金价暴涨突破3000美元##浙江AI重磅会议将开,算力生态加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