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亚太地区金融市场的核心焦点围绕“绿色转型”展开。以中国为例,2025年3月2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成交量达20.71万吨,较前一日增长4.6%,碳价维持在55元/吨高位,反映企业减排压力与政策执行力度持续强化。同时,中国碳结钢价格攀升至1.18万元/吨(2025年3月数据),制造业低碳技改需求激增。
日韩方面,碳酸锂进口价格指数高位波动,新能源产业链成本压力凸显。整体来看,亚太各国加速推进碳中和目标,低碳产业政策红利与供应链重构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但也需警惕短期成本上升对传统行业的冲击。
对于亚太低碳板块指数未来的发展,我们先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从基本面来看,盈利增长与政策红利共振。
根据wind数据显示,富时亚太低碳精选指数覆盖亚太地区新能源、清洁技术及低碳转型龙头企业。2025年3月数据显示,成分股中光伏、储能板块营收同比增长均超25%,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环比改善至18.5%(行业均值15%),技术优势与政策扶持形成业绩支撑。
其次是资金面,长线资金逢低布局。
根据wind数据显示,尽管3月25日$亚太精选ETF(SZ159687)$单日净流出1602万元,但近一月规模逆势增长2.00亿元,显示长线资金逢低布局意愿强烈。指数成分股外资持股比例较年初提升1.2个百分点,北向资金持续加仓宁德时代、LG新能源等权重股。
当前富时亚太低碳精选指数正处于“估值修复+业绩兑现”共振期,投资者可通过亚太精选ETF(159687)及其联结基金$南方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发起联接(OTCFUND|021190)$一键布局。该ETF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管理费率仅0.20%(行业平均0.50%),2025年3月日均成交额超1.5亿元,流动性稳居同类前三。尽管短期受市场情绪影响出现净流出,但近一月规模增长2亿元,资金“越跌越买”趋势明确。大家或可以采取定投策略平滑波动,长期分享亚太低碳转型红利。#四月决断临近,如何应对?##高盛看好中国股市!能继续涨吗?##微盘股大跌!风格切换还是价值重估?#